獸部第三
動物與滅絕
海外勃樊洲氣候炎熱,這里幾乎不生長森林與灌木叢,看起來就如同漂在大海中的一大片泥土。因此中原居民又將它稱作浮炎洲。
盡管這里缺乏灌木與草本,卻稀疏地生有三種奇怪的樹木。其中一種名叫枷迭枷樹。終其一生,這樹都不長枝葉和花果,周圍也沒有蟲豸。隨著年齡的增長,枷迭枷的樹皮逐漸變成白色,發(fā)出如同谷物發(fā)酵一般的氣味。當(dāng)?shù)厝藢⑵淠ぐ轂槭?。還有一種樹,名叫膠枝木。它的樹皮下生的并非木質(zhì),而是膠液。這些膠液有令人難以忍受的臭味,久聞可以殺人。如果有人能勉強抵抗住這氣味的侵襲,將它放在銅鍋中逐漸熬干,就可以獲得與龍涎香相似的粉末,叫龍膠。
浮炎洲稀疏的植被中最有價值的一種叫做阿塌樹。它并不高大,枝葉細(xì)軟如同楓樹,樹葉也如楓樹一般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轉(zhuǎn)換形態(tài)。如果它的樹皮稍有破裂,就會從里面慢慢滲出粘稠的汁液。當(dāng)?shù)厝藢⒅喝』厝ィ栏珊缶统蔀橐环N名叫薰陸香的藥物,用蜜與它和成丸藥,每天清晨以黃酒送服,滿九十九年就可以使精神脫離肉身。
勃樊洲還出產(chǎn)一種名叫狤屈的小獸。它渾身不長毛發(fā),只在鼻梁至尾尖,有一道纖細(xì)的青毛。阿塌樹汁是狤屈的食物。在狤屈的胃及腸子中反復(fù)回轉(zhuǎn),最后有少量樹汁攙雜在糞便中逃逸出來,落進(jìn)泥土里,就可以生出新的樹苗。
狤屈脾性倔強,無論是對阿拉伯商人,還是對高原的游牧民族,都報以尖銳的吠叫。不過它們異常仰慕中原的文明。只要看到穿中原袍服的人,就會沖上去,抱著他的腳踝不肯離開。倘若面對的是扎著方巾的作家、配有玉飾的學(xué)者、擅長文字游戲的妓女這三種職業(yè)的人,它將更為服膺,先行三跪九叩的大禮,然后捻著對方的衣襟,充當(dāng)隨從。
有些被跟隨者試圖驅(qū)趕它們,但總是沒有效果。一些人毆打它們,希望能夠終止這種騷擾。但狤屈依然照跟不誤。更讓人煩躁的是,狤屈似乎是一種打不死的動物,無論是使用刀劍劈砍,還是把它們綁在火上燒烤,或者下毒都無法置之于死地。甚至饑餓也是無效的,在兩次進(jìn)食之間,狤屈可以忍耐超過10年。一些開業(yè)醫(yī)生及道士,比如晉王朝的術(shù)士葛洪曾經(jīng)指出,狤屈不死的秘密足以說明其食物,薰陸香具有強大的治療、修養(yǎng)作用。
有的被跟隨者發(fā)現(xiàn),膝蓋似乎是狤屈的命脈所在。如果重?fù)羲鼈兊南ゲ?,以致臏骨碎裂,狤屈就會突然躍起,沉重落下,就此死亡。這一技巧流傳開后,狤屈對中原人民的騷擾減輕了許多。不久,又有人發(fā)現(xiàn),盡管狤屈的肌肉有一股腐臭味不堪食用,但它們用來跪拜學(xué)者的膝骨卻爽脆多汁,是難得的美味。將這碎骨取出,用梅子腌制后沾大醬烤熟,中原的君子用這道菜招待在科舉中獲得提拔的讀書人。隨后,這種食品成為中原王朝所有學(xué)者的愛物,被賦予獨特的名稱“媚骨”。
唐中期以后,勃樊洲的土著就再未向中原出口這種狤屈獸。十三世紀(jì)的一位蒙古商人從阿拉伯人口中聽到這種動物的消息:人們沒有看到阿塌樹已經(jīng)超過一百年,他們甚至都快遺忘這樹的模樣,更不用說以此為生的狤屈。
關(guān)于這兩種生物的結(jié)局,存在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人們?yōu)榱巳∈唱E屈的膝部軟骨,捕殺了它們?nèi)?,?dǎo)致了阿塌樹滅絕。另一種說法認(rèn)為,過度采集薰陸香使阿塌樹終于被全部砍伐光,狤屈也因無食可覓,逐漸從這個世界隱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