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領導工作與領導理論的歷史發(fā)展

領導干部大講堂:領導藝術卷1 作者:唐晉


一、領導工作是自覺的實踐活動

實踐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與基本形式,人類在實踐中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實踐的形式多種多樣,凡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自覺活動,都屬于實踐的范疇。其中,領導工作也是一種實踐形式,是人類自覺的實踐活動,而且是永恒的、特殊的、重要的實踐活動。

領導工作是人類永恒的實踐活動。領導工作產生于人類的共同勞動,并隨著社會分工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從原始社會開始,人類為了生存就必須進行勞動,而勞動又必須是集體的、社會的形式,以彌補個體能力的不足。因此就必須有人指揮和協(xié)調,這就是人類領導工作的發(fā)端。

大家知道,人類的實踐活動與動物相比,有三個根本不同的特點。

人類的實踐活動是有意識的,有著特定的目的性和計劃性。馬克思說過,蜜蜂建造蜂巢的本領使人間的建筑師都感到羞愧,但是人間最蹩腳的建筑師也比蜜蜂高明的地方在于,他在實際地建造自己的住房之前已經在頭腦中預先把它建成了。

蜜蜂建造蜂巢是用最少的建筑材料獲得最大的生存空間,蜂巢是六菱形的,堅固耐久。但蜜蜂的活動是本能的活動,蜂房壞了,不知道修理,還往里面填蜜。而人類在建造自己的住房之前,頭腦中已經預先有了設計圖、施工方案和步驟,是自覺的活動。

人類的實踐活動是有組織的,有著特有的規(guī)范性和秩序性。人類社會是一個有組織的系統(tǒng),小系統(tǒng)里面有更小的系統(tǒng),大系統(tǒng)外邊有更大的系統(tǒng),系統(tǒng)和系統(tǒng)之間又互為系統(tǒng)。

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是按系統(tǒng)進行的。當然,某些動物,特別是靈長類動物也有類似于人類的組織形式,但那是一種原始的組織群落,是為了維持生存與繁衍的基本需要,與人類的組織是截然不同的。有組織就有領導,中國歷史上的黃帝、堯、舜、禹,古希臘傳說中的諸神,圣經中的摩西等,都是當時組織中的領袖。

人類的實踐活動是不斷發(fā)展的,有著特有的累積性、傳承性、普遍性和進步性。所謂普遍性是說實踐的形式、結果是普遍的。比如,東方一種新的實踐方式很快就傳到西方,南方一種新的生活時尚很快就會普及到北方。人類的實踐活動是不斷發(fā)展、進步的,這種進步以幾何級數(shù)加速度發(fā)展,進步的速度越來越快。科學家、未來學家分析和預測,人類20世紀科  技發(fā)明的總和相當于人類有史以來所有科技發(fā)明的總和,而世紀未來10年科技發(fā)明總和將相當于20世紀科技發(fā)明的總和。

以上三個特點就決定了領導工作必然貫穿于人類社會的始終,貫穿于一切形式的社會實踐過程中。從原始社會開始,就有領導工作,否則,人類社會就會解體。雖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領導的內容、方式、方法是不同的,如,封建社會的領導是統(tǒng)治,社會主義社會的領導是服務,在21世紀,強調自我領導、超級領導,但領導始終存在。

領導工作是人類特殊的實踐活動。領導工作有自身的規(guī)律和特點,同其他形式的實踐活動是不同的。領導活動的規(guī)律是本書研究的主要內容。領導工作的特點是多因素性、多功能性、高度的綜合性、鮮明的人文特征。作為一個領導就要具備領導工作所需要的多方面知識,形成綜合性的領導能力,綜合處理領導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公共行政者的能力結構主要包括:

決策能力、指揮協(xié)調能力、處理人際關系能力、管理能力、閱讀、理解與表達能力、現(xiàn)代信息技術能力、本行業(yè)、本領域的業(yè)務能力。這些能力融會貫通就構成綜合型的領導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領導工作是人類重要的實踐活動。任何一個組織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務,都是單獨的個體絕對無法完成的。必須有人把分散的力量凝聚起來,把無序的活動協(xié)調起來,這就是領導。在這個過程中,領導者又處在中心位置,起著發(fā)動的作用,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因此,領導工作十分重要。美國著名政治學家詹姆斯·麥格雷戈·伯恩斯在《領袖論》中論述了領袖人物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作用。他說,20世紀是“政治巨人的時代”,那些政治上的大人物像列寧、斯大林、毛澤東、丘吉爾、羅斯福、鐵托、甘地等,他們的領導實踐是震撼世界、震撼人類的,每個熟悉20世紀歷史的人都知道這一點。這并不否認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歷史上很多領袖人物之所以功成名就、流芳百世,是因為他們根本上順應了人民群眾的要求,本身就是人民群眾中杰出的一員。而有些領導者之所以身敗名裂、遺臭萬年,像希特勒、墨索里尼,是因為他們根本上違背了人民群眾的意愿。

但是,領袖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是不容抹殺的。社會分工沒有高低貴賤之別,但卻有重要和不重要之分。由于領導者所處的特殊位置,起著特殊的作用,就猶如身體的頭腦指揮身體的各個器官,因此相對更加重要。所以,領導本身是一種職務,有職權。

綜上所述,領導工作是人類自覺的實踐活動,而且是永恒的、特殊的、重要的實踐活動。因此,我們必須以科學的精神和態(tài)度對待領導工作,認真研究領導活動的規(guī)律和特點,積極適應領導工作的要求,自覺投入到領導活動的實踐中去。

二、領導經驗、領導理論的歷史

發(fā)展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領導工作的內容、特征是不同的。每一個歷史時期的領導實踐都受到當時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社會政治關系、科學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制約,同時又給予它們以深刻的影響。

認識和實踐的辯證關系告訴我們,哪里有實踐,哪里就有產生理論的土壤和源泉,就會產生對該實踐活動的理性認識。如前所述,領導工作是人類自覺的實踐活動,而且是永恒的、特殊的、重要的實踐活動。因此,在長期的領導實踐中,人們形成了某些相關的觀念、相關的思維模式和思想方法,形成了某些固有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這些逐漸積淀起來,就構成領導經驗。

領導經驗經過專家、學者、政治家、領導人加工概括,上升為理論,就成為指導人們實踐的理性知識。古往今來,有大量關于領導經驗和理論的歷史積累,這些經驗和積累成為人們世代傳承和研習的東西,成為領導實踐不斷進步的理論階梯。

從歷史發(fā)展過程看,領導實踐自古有之,關于領導實踐的智慧、經驗、理論觀點也自古有之。我國民間傳說中的“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就生動地說明了領導者率先垂范的重要性。縱觀各國有文字記載的文明史,在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中,都包含有領導工作方面的內容。如古羅馬法典載明“行政長官不宜過問瑣事”,《孫子兵法》指出“將者,智、信、仁、勇、嚴也”,都是當時重要的領導觀點。在中國的歷代史書,政治家、軍事家的著作以及文藝作品中,如《尚書》、  《春秋》、《國語》、  《戰(zhàn)國策》、  《資治通鑒》、  《史記》、  《三國演義》、水滸》等,都充滿統(tǒng)治經驗的記載,記錄了眾多的領導原則、方法和藝術,至今仍給人以啟迪。如被稱為正史的二十五史,毛澤東就認為是“一部帝王將相史”,是~部中國古代領導人領導活動的記錄史。廣為流傳的一些話語,如“經商要學胡雪巖,當官必讀曾國藩”,并非戲言,它說明“經商”和“當官”都有很多規(guī)律性的東西,有值得我們世代傳承修習的東西。它們反映了歷史上的人們對領導實踐的深入見解、駕馭領導實踐活動的本領、方法和藝術,其內容的豐富性、復雜性不亞于甚至超過了其他類型的實踐活動。

一門理論學說要臻于完善和成熟,要依賴于實踐的成熟,依賴于相應的科學條件和手段。學科意義上的領導學,是領導工作全面的理論表現(xiàn),是從近代管理學中分化出來的。任何學科的形成都有其理論淵源和歷史發(fā)展過程,領導科學也不例外。

人類有史以來積累的有價值的領導經驗和思想,構成了領導學的間接理論來源;而近代蓬勃發(fā)展和完善起來的管理學,則是領導學賴以脫穎而出的直接母體。這就是說,今天我們所說的管理雖然主要是近百年的產物,但學科意義上的領導學卻是從管理學中產生的。這進一步說明領導工作是一門科學。

中國領導學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文明的大道,但又實踐廣闊、文化悠久,有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指導的優(yōu)勢,有自己的特色。

從歷史上看,西方體制、程序方面的文化比較發(fā)達,而中國人文思想、人學、官學思想發(fā)達,注重人治,更講究為官之道。

從現(xiàn)實來看,我們黨在長期領導我國人民進行艱苦卓絕、錯綜復雜的革命斗爭中,在前所未有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過程中,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中,總結、概括出了一系列科學領導的原則、原理和方法,如領導班子和組織建設的理論,領導體制和干部隊伍建設的理論,正確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論,選拔、培養(yǎng)、使用干部和人才的理論,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理論,領導作風和勤政、廉政建設的理論,調查研究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論,領導方法和領導藝術的理論等,特別是貫穿在其中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領導就是服務的宗旨,很多都已成為領導科學寶庫中極其寶貴的財富、極其重要的內容。毛澤東的《黨委會的工作方法》、《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周恩來的《怎樣做一個好的領導者》,劉少奇的《肅清空談的領導作風》,鄧小平的《老干部第一位的任務是選拔中青年干部》,江澤民的《各級領導干部要研究領導科學》,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領導學作為一門學科在我國發(fā)展、繁榮起來,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1982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出的《關于中央黨政機關干部教育的決定》中,把領導學列為黨政干部必須學習的共同業(yè)務基礎課之一。

年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國內第一本領導學著作,即夏禹龍、劉吉、馮之浚、張念椿合著的《領導科學基礎》,4年之內連續(xù)再版7次,印數(shù)達70多萬冊。到目前為止,國內成立了領導科學研究會及各級分會,出版的有關領導學的專著、譯著、教材、雜志等已達數(shù)百種。領導學不但進入了各級黨校、行政學院,而且已進入了高等院校的課堂,成為各級干部培訓的課程,成為大學生、研究生學習的課程。上述情況印證了馬克思的名言:“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xiàn)的程度,決定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