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夫指出好的設計是由三個要素組成:
第一要素是用途。產品用來做什么?它是否如預期般發(fā)揮效用?
第二個要素是外觀。產品外觀決定它給人的感受,必須擁有它的原因以及它的價格。
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要素,則是它的訴求。產品的特色是什么?您對它的感覺如何?您可以試想一下關車門的聲音和感覺,有些車子就是會讓人感到比較放心和可靠,但這一點不一定與車輛的基本工程結構有關。
蘋果產品設計的精彩絕倫就是建立在這位強勢老板堅定不移的設計取向和設計師伊夫的完美創(chuàng)造力上面,甚至伊夫的設計能夠超越喬布斯的愿景。
“蘋果是一種宗教,蘋果的設計團隊仿佛是一個更狂熱的宗教。”現(xiàn)在為耐克工作的蘋果前設計師Ray Riley這樣說。事實上,它并不是一個龐大的宗教——只有十幾個人左右。但是他們的運作極其高效,不管是就個人還是作為一個團隊而言。
伊夫曾經說過蘋果的很多產品都是設計團隊窩在工作室狹小的廚房里吃披薩時構想出來的。
這是一個在舒適環(huán)境里工作了很多年的團隊。他們很少參加行業(yè)盛事或者頒獎典禮,就好像他們并不需要外界的肯定,而且這是因為沒人比他們在設計方面更權威。分享更多的信息,只會使得別人窺得秘密縮小差距。
設計師們自身就反映了蘋果產品的設計感覺——漫不經心的別致、優(yōu)雅。這個由三四十歲的人組成的團隊有著鮮明的國際視野。成員不僅包括來自英國的伊夫,還有新西蘭的丹尼·柯斯特(Danny Coster),意大利的丹尼爾·德路利斯(Daniele De Iuliis)。
伊夫的蘋果團隊并不像其他公司的那樣只是一個聚集創(chuàng)造力的設計圈子。他們與工程師、市場營銷人員甚至遠在亞洲的外圍制造商都有密切的接觸。他們不只是單純的造型設計師,還是使用新材料和革新生產流程的領導者。設計小組能想出辦法在iPod白色或黑色的內核上覆蓋一層透明的塑料以增加材質的縱深感,卻仍舊能在很短時間內將每個零件組裝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