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螞蟻與大象的戰(zhàn)爭,英特爾強大得像一頭大象,其地位似乎無人能撼動,但是快速崛起的ARM卻以靈活的商業(yè)模式攪動得英特爾十分難受。對于英特爾來說,大象一般龐大的身軀或許會成為其轉身的最大障礙。
英特爾CEO保羅·歐德寧(Paul Otellini)曾不屑一顧地表示:“ARM根本算不上是競爭對手?!彼麖耐顿Y的角度分析說,英特爾的毛利率遠高于芯片代工廠商,這是英特爾根本性的優(yōu)勢,“你很難通過架構授權賺取和我們一樣多的錢”。
從財務角度看,ARM確實和英特爾不在一個級別。英特爾2009年的營收達到351億美元,ARM只有不到5億美元。
但英特爾十分清楚,其賴以生存的PC市場正在開始萎縮,未來的世界屬于智能手機,還有平板電腦這些移動設備。按照最樂觀的一種估計,未來將只有10%的上網來自于PC,人們將更多地依靠手機和平板電腦上網。
在移動設備市場,ARM這家“小公司”的影響力遠遠大于英特爾。
“最近幾年,英特爾主導的PC和智能手機日漸表現出了融合的趨勢。這樣融合的趨勢表現為大家所謂的英特爾和ARM之間的戰(zhàn)爭。” 都德·布朗向我強調道。過去英特爾和ARM井水不犯河水的時代已經過去,在PC和手機產品的中間地帶,ARM和英特爾的大戰(zhàn)不可避免。
都德·布朗和他的公司看上去有更多的理由自豪,在雙方最新的一塊中間地帶——平板電腦領域的競爭上,ARM憑借著蘋果iPad的崛起迅速占得先機,而基于英特爾芯片的平板產品在高功耗等問題的困擾下至今未見太多起色。
“英特爾一直希望制造功耗更低的芯片,而ARM也希望芯片的性能更強大,這并不是很新的事情?!倍嫉隆げ祭时硎?,所以筆記本電腦越做越小,而基于ARM的智能手機尺寸得到提升。過去幾年出現的上網本是兩種趨勢交會的另一個產物。
上網本最終沒有達到PC廠商早先鼓吹的那樣革命性的高度,在都德·布朗看來,由于電池使用時間問題等沒有提升,上網本歸根結底仍然是一臺尺寸小一號的PC。
ARM的另一個創(chuàng)始人赫爾曼·豪瑟(Hermann Hauser)在2010年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高調表示,英特爾的移動微處理器業(yè)務將“注定失敗”,這是因為英特爾的業(yè)務模式(出售芯片成品)無異于與所有半導體廠商為敵。
在某種程度上這曾引起英特爾的不滿,英特爾一位高管此前曾嘲諷道,ARM最近“話太多”了。
“我們不會去和英特爾的高端產品競爭?!?都德·布朗強調道,將來ARM依舊會在目前英特爾產品線的“低端”施展拳腳,即那些功能并不算強大,但功耗低、價格便宜的芯片產品。
談到雙方在物聯網領域芯片的競爭,都德·布朗看上去不屑一顧:“我可以說在物聯網當中相當大的一個市場中,英特爾無法提供一個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在他看來,基于ARM的微處理器價格許多都低至1美元以下,而這是物聯網中大量需要的,“在應用處理器市場,英特爾和ARM做到同樣的成本,是有難度的?!?都德·布朗表示,目前英特爾的芯片是芯片界的高端產品,不過,它們實在太貴了。
都德·布朗表示,英特爾所倡導的嵌入式理念不過是隱藏的PC,比如在機場的顯示屏、登機牌換票機背后,都隱藏著一臺電腦。都德·布朗認為這些設備并不需要這么強大的處理器,只需要功能更簡單的英特爾ATOM芯片或者ARM的芯片就可以了。都德·布朗表示將芯片嵌入到洗衣機、汽車電子等產品中,將會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這將比PC芯片的市場要大得多。
ARM所倡導的這種將IP核授權給半導體公司的模式被稱作Chipless模式,這種模式的發(fā)展壯大幾乎具有必然性。
首先,近年個人消費半導體終端產品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使得半導體的產品創(chuàng)新和技術創(chuàng)新更須貼近個人消費需求,而這是專注于IP核設計企業(yè)的優(yōu)勢所在,即能更準確地把握市場消費功能需求。
其次是隨著半導體制程逐漸向納米級靠近,芯片功能的增強和規(guī)模的擴大需要越來越多地依賴IP核復用實現。當前,半導體公司紛紛將高端制造外包給代工廠,自身更加關注于設計,芯片的升級越來越多地依賴于多核、IP核復用、軟件升級等來實現。同時半導體行業(yè)隨著行業(yè)的日漸成熟,已越來越成為一個微利行業(yè),而Chipless商業(yè)模式是最好的成本分攤、利潤共享的降低行業(yè)總成本的方法。
最后,Chipless商業(yè)模式體現了半導體行業(yè)創(chuàng)新密集的顯著特點,IP核本身就是各種創(chuàng)新技術和創(chuàng)新功能的集合。
ARM已將自己的發(fā)展和多家合作伙伴的發(fā)展密切聯系在了一起,他們共同組成了一個ARM生態(tài)圈。用ARM的話來說,英特爾的商業(yè)模式是在和所有半導體廠商為敵,因此ARM并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
以ARM為代表的Chipless IP核授權業(yè)務,在新的世紀,特別是在半導體制程發(fā)展到一定極限的情況下,正在煥發(fā)出勃勃生機。IP核已成為產業(yè)低成本創(chuàng)新的利器。
ARM所倡導的Chipless商業(yè)模式極大地降低了研發(fā)成本和研發(fā)風險,以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模式形成了一個個小的以處理器內核為核心的生態(tài)圈,使得低成本創(chuàng)新成為可能。從這個意義上看,以ARM為代表的Chipless商業(yè)模式是半導體產業(yè)鏈進一步分工細化的結果,是新型的半導體業(yè)態(tài)。
因此,英特爾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ARM,也不僅僅是ARM生態(tài)圈,更是半導體產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和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