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骨教堂坐落在羅馬城的鬧區(qū),外觀很普通,小小的,就像你稍不注意馬上會錯過的那種小景點,完全不能跟倫敦圣彼得大教堂或是巴黎圣母院拼比。不過后來它所帶給我的震撼程度,卻完完全全打敗了我見過的任何一間教堂。
話說當(dāng)我在教堂里面閑晃,納悶為何找不到人骨的時候,教堂右下角的一個小門,默默冒出幾個臉色慘白的觀光客。我走上前詢問,才知道所謂人骨,全被裝潢在教堂右下角的一個小通道里。付了柜臺一歐元樂捐費(fèi)后,我踏入那個陰森森的通道。
通道很小,屋頂不高,走進(jìn)去有一種走入墓穴的感覺。燈光昏暗的天花板上粘著細(xì)小的牙齒和不知道哪個部位的人骨,細(xì)心排列成花環(huán)和樹木的形狀,給人一種特別詭異的感覺。我朝里走,總共有5 間小堂,每間小堂各有特色,分別由人體不同部位的骨頭搭成祭壇榮耀上帝,最讓我毛骨悚然的那間小堂,堆了滿滿一墻的骷髏頭,光是站在那里,就可以感覺到那種壓迫感,那種同時被數(shù)千個空洞眼眶盯著看的壓迫感 。
據(jù)說這段小小的通道里總共容納了4000 具遺骸,全由過去在教堂里侍奉的神父捐獻(xiàn)。我離開人骨教堂時,剛好看到一個胖神父氣喘吁吁地爬上樓梯,往教堂走去,望著他圓滾滾的背影,走兩下停一下的樣子,不知道為什么,剛剛那種恐怖的感覺突然全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滑稽的感覺。
回到青年旅社時,房里多了兩個和我年紀(jì)相仿的中國女孩。我興奮得和她們分享恐怖的人骨教堂,她們聽得津津有味,卻遺憾地說因為下周開學(xué),她們得搭明天一早的飛機(jī)回美國。一問之下,才知道她們是今年剛考上博士班的學(xué)生,趁著開學(xué)前的空當(dāng)來歐洲旅行。兩個女孩在美國念的是化學(xué)和高分子,聽她們說起研究主題,只覺得專業(yè)很艱深。她們問我打算旅行多久,我說我打算旅行一整年,她們聽了又驚訝又羨慕,問我旅行完了以后有什么打算,我說我還不知道,目前就走一步算一步吧, 她們有些不可思議地喔了一聲,就沒再說什么了。我們換了個話題,繼續(xù)聊一些別的東西,不多久,大家就各自盥洗入睡了。
夜里,當(dāng)大家都睡著的時候,我卻怎么也無法入睡。我瞪著窗外稀里嘩啦的大雨,越想越自卑,我突然明白,我討厭的不是意大利,我討厭的是我自己。
從踏進(jìn)某個人家的那一刻起,這個城市對我而言就不再只是一個觀光景點,隨著一段又一段寫滿悲傷與快樂的故事,我逐漸觸摸到這個城市的節(jié)奏與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