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長大成人后,也毫不知覺地用同樣方法愛我們的孩子,我們無法告訴孩子:“你是最棒的。我是愛你的。我知道你充滿知覺,你知道自己的生命,也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無論你做什么決定,也許我們不能了解,但是爸爸媽媽一定支持你。”
相對地,那些在充分接受無條件的愛之下長大的孩子又會是如何?西方國家從十九世紀存在主義開始,對人權(quán)、民主和對孩子的重視已經(jīng)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再加上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期的潛能運動發(fā)展的興起,在那個時候有很多父母接受人類潛能的一些新觀念,開始試著去給孩子一些無條件的愛,現(xiàn)在這些孩子都已經(jīng)長大。在許多觀光區(qū)你會經(jīng)常碰到這樣的西方年青人,他們大學畢業(yè)但不急著找工作,或逼著自己馬上要做些什么。他們沒有汽車,沒有大房子,沒有錢,也不曾擁有什么,就只是背著布包,有時騎著自行車,有時步行,到世界各國走一走。沒錢時就到餐廳打工,當英文老師或家教,等存了一點錢,再向下一站邁進繼續(xù)旅行。他們在大學畢業(yè)以后,可能會花三四年的時間,到世界各地走一走,看一看。對他們而言,他們并沒有做什么偉大、有用的事情,或者擁有一些物質(zhì)金錢的享受,可是,這些受到豐富無條件愛的青年,心中有一個自我價值存在的中心,對認為自己存在有價值的人而言,他們今天眼睛能看,耳朵能聽,能夠聞到許多味道,能夠活著,能夠存在于這個世界當中,能夠感覺到自己和外面世界的存在,就是生命里最喜悅的事情。
他們不需要將自己的存在依附于外面的世界,他們的內(nèi)在是堅定的,外在是柔和的,當他們內(nèi)在感覺到自己在生氣的時候,無論有一千個、一萬個人告訴他生氣是不對的,他仍確知憤怒依舊存在,他還是生氣的。這樣的人能夠敬重自己的存在和每一個當下存在的事實,遇上他自己沒有覺察到的事實時,只要你能指出來,他也能坦誠而迅速地接受,身心很快地充滿著柔軟與變化。對這樣的人來說,剛強與溫柔是并存的,信念與變化也是同時存在的,這是因為在他們成長過程中,接受到無條件的真愛,所以他們知道自己每一個存在都曾經(jīng)被接受、被認同,他們一直都能夠與自己的存在重新接觸,不需要將自己的存在依附于外面的世界,無論外面的環(huán)境如何變化,無論社會的潮流發(fā)生多么巨大的變化,他們的心中永遠能夠柔軟地去適應(yīng)這個社會,因此他們的生命力也是堅韌的。
(部分略……)
印度有一個寓言:一個國王用大量的黃金,搜集了全國最名貴的珠寶,打造了一張黃金床,床上鑲滿了名貴珠寶。這張床是如此名貴,所以他要確立一個合乎全國人民尺寸的標準長度。于是他量了全國所有成年人的身高,再除以全國人口的總數(shù),得到了全國身高的平均值。按照這個平均值,打造了這張床。每天晚上國王一定要請一位大臣或百姓,夜宿寢宮,讓他睡這張名貴的床。如果他太高,躺不下,國王就會叫一個刀斧手量量這個人的身高,然后用斧頭砍去雙腳多余的長度,好讓他能剛好躺在床上。假如躺下的人身高不夠,國王也會叫出兩位大力士,一個人拉住他的肩膀,一個人拉住他的雙腳,用力的向外拉,將這個人剛好拉到這張床的長度,當然有時候會拉斷他的雙腳,有時候會一命嗚呼。但是,國王一定要讓躺在床上的人符合床的長度,這是國王每天一定要做的事??吹竭@里,你對這個國王有什么看法?他是個神經(jīng)病?他很殘忍?不可理喻?你覺得他實在太殘酷?但是讓我告訴你,所有你對這國王的感覺和形容,都可以加諸在你自己身上,因為你也在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甚至不自覺。
在你心中,也有一張如此名貴而又標準的床,有時候你會覺得自己太高,而把你自己砍下一節(jié);有時候你又會因自己太矮而抬起腳尖,挺起胸膛,讓自己感覺高一點,這是大多數(shù)人在生命中呈現(xiàn)的狀態(tài)。我們?yōu)榱艘仙鐣贫ǖ拿F而又有價值的標準,有時候膨脹自己,有時候委曲自己。(部分略……)
我想再說一遍:真愛中沒有犧牲,沒有控制,真愛中沒有操縱。對一個真正愛你的人而言,沒有一樣價值觀,或其他的人、事、物的價值會超過你的存在。在真愛中只有敬重和真正的接納,就是去接受你本來的樣子。不是符合社會的價值觀,而是回到你的中心,回到你的存在。你不需要成為比爾?蓋茨或卡內(nèi)基,才會有人愛你,你本來就是最棒的,你只要成為你自己,當然這個過程充滿困難與恐懼。這八年來我的自我成長的路途也走得非常辛苦,但我相信:當有一天你能真正回到自我的中心,呈現(xiàn)自己的存在,和每一個剎那存在的自己在一起的時候,你就會像一顆珍珠一樣放射出光芒,會有人看到你,會有人來愛你,而這個愛你的人,是因為愛你本身而來愛你。在你的內(nèi)心深處,你已經(jīng)知道自己的存在是最有價值的,同時你也會真正地去愛別人,愛他們?nèi)缢麄兯牵皇菒鬯麄內(nèi)缒闼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