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令(stopper)形成的原因,是小時候我們從內(nèi)在發(fā)出自然的需求、欲望或感情時,卻受到父母長輩們的禁止,常常陷入一種不自由、被束縛的狀態(tài)。
我們大約會在三到五歲時開始接受禁止令。禁止令的發(fā)生最初是父母為了保護孩子的安全而形成的,因為孩子不懂得死亡,不了解生命里面存在著許多的不安和危險,他們對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充滿了新鮮、好奇和極度想要前去探索的興趣。
影響我們非常深的有下列十二個禁止令,建議讀者認真去覺察這些禁止令對你目前生活的影響有多深。
不要存在
這是第一個要命的禁止令。不要存在的禁止令,來自孩童時期被體罰、羞辱、忽視的經(jīng)歷;在他人面前被罰跪、斥責、感受到羞辱時,會恨不得有個地洞可以鉆下、希望自己消失。甚至有的父母會對孩子說:“你干脆死了算了!養(yǎng)你這個孩子實在沒用,我應該在你出生時就把你弄死的!”父母親用冷漠、不關心的態(tài)度來對待孩子,會使你覺得自己的存在對父母而言無足輕重。在心理上,父母親給孩子最大的傷害就是漠視。
當意識里有這個“不要存在”的禁止令時,是造成個人想要自殺的最主要根源,或者常常覺得自己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點意義,不知道自己為什么還要繼續(xù)活下去……而在與他人的互動關系中,總是覺得自己無足輕重,害怕自己成為別人的負擔,認為自己的存在是多余且不必要的;每當做錯事情而影響別人時,心里會有很深的自責,并且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
當然,也有一些反動力量(RC)特別強的人,為了要抗拒這種宿命或避開那種令人無法忍受的自我批判,會將自己震蕩到另一個極端而刻意凸顯自己的重要。
個案1:學員分享(男,25歲,工程師)
從小,因為我們家兄弟姊妹眾多,父母又忙于做生意,使我覺得自己的存在對父母或?qū)φ麄€家庭而言一直是可有可無的,在成長過程里我一點也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對父母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我記得在中學的時候,我就一直在想關于生命與存在的事情,那個時候我常常想,也許有一天我自殺了,父母才會真正注意到我存在的寶貴和重要。長大之后對我的影響是:我經(jīng)常在團體里、人群中將自己隱藏起來,我總認為自己的存在是多余且不必要的……
個案2:學員分享(女,28歲,自由業(yè))
我是一個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在我之前是四個哥哥,我的出生似乎一點都不受重視,大約五六歲時有一次已是晚上十二點過后,我被關在屋子外,可是沒有人注意到,也沒有人在找我,我就很生氣,干脆蹲在門口,讓他們來找我。這種影響很嚴重,有時我都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活著,常會有想自殺的念頭,因為在人群中要很用力地表現(xiàn),人家才會感覺到你的存在,我好像空氣一樣存在著。而且小時候因為家里貧窮,母親又忙碌,我常常挨餓,長大后產(chǎn)生厭食的現(xiàn)象,因為吃是為了維持生命,不吃代表一種對生命的抗議,不要存在對我的制約非常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