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節(jié):老子見孔子(3)

賈志剛說春秋之七:孔子世家 作者:賈志剛


老子原話見于《史記》:"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fā)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有以有已,為人臣者毋以有已。"

"感謝老師的金玉之言,孔丘牢記在心。"孔子再三表示感謝之后,與南宮敬叔拜辭而去了。

"孔丘,唉……"望著孔子遠去的背影,老子搖搖頭,嘆了口氣,他知道以孔子的性格,恐怕很難按照自己的忠告去做,所以,即便他很執(zhí)著很好學,恐怕在政治上也不會有什么成就。

首都效應

從偉大首都回到魯國,孔子變了。

孔子更有學問了,也更有涵養(yǎng)了,即便說話,都有了一些偉大首都的范兒了。在魯國,真正有機會去偉大首都的人少之又少,即便是大夫,要去趟偉大首都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此,人們都用羨慕和敬佩的眼光來看孔子。

"老師,偉大首都是什么樣?"學生們親戚朋友們和鄰居們都這么問。說起偉大首都,就像我們現(xiàn)在唱"北京的金山上"或者"我愛北京天安門"一樣帶著向往和仰慕。

每次這個時候,孔子就會繪聲繪色地將自己在偉大首都的見聞和感受說給大家,大家則畢恭畢敬地聽著,時而發(fā)出贊嘆聲。

每次的最后,孔子都會專門說到老子。

"哇噻,你們知道全世界最有學問的人是誰么?就是老聃啊。鳥,我知道能飛;魚,我知道能游;獸,我知道能跑。野獸,可以用網(wǎng)捉住它;魚,可以用魚鉤釣住它;鳥,可以用箭射它??墒?,龍是我所不知道的,龍乘風上天,我們根本無法企及。我跟老子見面之后,發(fā)現(xiàn)他就是龍。"孔子開始贊嘆。聽的人則瞪大了眼睛,拼命去想老子會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孔子原話見于《史記》。孔子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于龍,吾不能知,其乘風云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從偉大首都回來,增長了這么多見識,提高了如此大的境界,接受了世界第一學問家老子的教誨并且跟老子成為朋友,如此一層層的光環(huán)套在了孔子的身上,孔子一時間迅速成為廣受尊重的學問家。

于是,很多人前來求學,包括此前不愿意屈尊前來的卿大夫的子弟們。

據(jù)《史記》:"孔子自周反于魯,弟子稍益進焉。"

為什么太史公特意提到了這一句?《史記》的學問高深啊。

不管怎么說,如今留洋鍍金的人,你們的祖師爺就是孔子了。

報名的學生多了,收入大大增加了,孔子的經(jīng)濟條件迅速好轉(zhuǎn)。

可是,新的問題來了。

學生增加了,特別是住校的學生增加了,管理上就有些困難了。生活上要管理,吃喝要管;學習和宿舍管理也需要人。怎么辦?

吃飯的問題上,孔子開始讓老婆幫廚。老婆盡管一百個不愿意,最終還是接受了。

學習的問題上,孔子的想法,要找一個班長或者助教一類的人。一開始,孔子覺得南宮敬叔很合適,可是南宮敬叔委婉地拒絕了,一來他不住校;二來最近的家族事務比較多,缺課的時候越來越多;三來,他覺得這不符合自己的身份。

終于有一天,孔子找到了班長的人選。

子路求學

這一天正在講課,就聽到院子門口一陣吵鬧聲,吵得聲音巨大,連課也沒法繼續(xù)上下去。孔子有些惱火,讓學生們繼續(xù)背誦《詩》,自己則來到了院子外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