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認為,判斷新聞好與壞的標準,可以從理論和現(xiàn)實兩個角度來討論。
從理論上說,判斷某條新聞好壞的標準,就是該條新聞所具備的功能能在多大程度上滿足個人、社會的某種需要。
雖然這只是一個理論上的假定,但它不是我隨意杜撰的,而是從理論推演出來的。
我們看這個假定中的三個概念,我現(xiàn)在一一來解釋:
第一個概念是: 好。要判斷什么樣的新聞是好新聞,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好。好是相對于壞而存在的。我們說某個事物好或者壞,是從該事物所具有的功能出發(fā)的。相應的,我們討論某則新聞的好和壞,也是從某則新聞所具有的功能這個角度進行考察的。
第二個概念是: 新聞的功能。所謂新聞的功能,通俗地說,就是新聞的作用,指的是新聞對人、對社會的某種需要的滿足。
第三個概念是: 某種需要。這里的某種需要,概括地說,就是接近真理、促進憲政、穩(wěn)定社會、教育大眾等幾種需要,如果硬要用一句話來表達,就是執(zhí)著于新聞理想的媒體精英們眼中必須擔當?shù)纳鐣熑巍?/p>
所以,當我們說某條新聞是好新聞的時候,實質(zhì)上是在表揚這條新聞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我們以及這個社會所預期的接近真理、促進憲政、發(fā)展經(jīng)濟之類的需要。一則新聞滿足人需要的程度越高,擔當?shù)纳鐣熑卧酱?,它就越好?/p>
對理論缺乏研討興趣的人,看了我說的這些話,可能覺得頭都要繞昏了,渴望回到現(xiàn)實中來。
就現(xiàn)實而言,我們判斷某則新聞好壞的標準,要比理論上的判斷復雜得多。我們要區(qū)分記者、媒體老板、社會大眾三個不同主體對某則新聞所具備的功能的不同預期,然后再從這則新聞所具備的功能對不同主體、不同預期的滿足程度,來分別判斷新聞的好壞。
從新聞學基本原理來說,記者、媒體老板和社會大眾對新聞所具備的功能的預期是一致的,都像媒體精英那樣希望新聞能夠承擔足夠大的社會責任。但是,置身于新聞界,你我都知道,在實際生活中,記者對新聞所具備的功能的預期,和媒體老板對新聞所具備的功能的預期有時候是不一樣的。
比如說,100年前,美國《麥克盧漢》雜志的老板麥克盧漢派一名女記者采訪美孚石油公司,老板對該女記者所采寫新聞的預期,在于展現(xiàn)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偉大的商業(yè)成就,而該女記者對她所要采寫的新聞的預期則相反,她期待的是,通過美孚石油公司的歷史,揭示寡頭和壟斷者對社會底層的壓榨和奴役,暴露資本主義血淋淋的一面。
此外,不同的媒體老板對新聞功能的預期也是不同的?,F(xiàn)實中所說的新聞功能,并不完全是我前面所說的理論上的接近真理、促進憲政之類的功能。它還可能是通過報紙雜志發(fā)財,通過辦報辦刊升官,不一而足,一言難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