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醒的企業(yè)(12)

高效能人士的七項修煉 作者:(美)弗雷德·考夫曼


 

反應能力 

反應能力是指你應對各種情況的能力。面對賣方報價,你可以選擇買或不買。面對別人的抱怨,你可以選擇傾聽或和對方爭辯。筆者認為“反應能力”是“無條件的”,因為你的反應不是由外界因素和本能決定的。它可能會受到外界因素和本能的影響,但是決定權還是在于你。人是能夠“自我管理”的個體(源于希臘的“self-ruling”)。越能清醒認識自我的人,無條件反應能力也越強。

反應能力并不代表獲取成功的能力。你所做的并不一定能保證產(chǎn)生你想要的結果。但有一點可以保證,你只要態(tài)度積極,活得“清醒”,就能應對各種情況,追求幸福。反應能力是人性的重要特點,是我們的理性、愿望、自由的直接反映。做人就是要有責任感。 

無條件責任是自發(fā)的主動行為,它會讓你關注你能夠影響到事情的某些方面。打牌的時候,你無法控制手中拿到的牌。但是如果你不停地抱怨你的牌不好,拿牌當借口,就會沒有什么心情打了,一般都是輸。但是,如果你這樣想,你可以選擇怎么出牌,這樣感覺就變了,覺得有打贏的可能性。即使你沒有贏,但就你拿到的牌來說,你已經(jīng)是打得最好的了。

生活在當今的世界,很多事情我們無法控制。如果你總是抱怨自己的命運不公,怪自己運氣不好,那么你的生活也不會好到哪里去。這個時候的責任就是,面對自己手中的牌,盡最大努力出好牌;不管事情多么糟糕,都要相信,面對挑戰(zhàn)總是能夠聲揚實情。

責任感不是內疚感。并不是要你對整個情況負責,而是你在面對各種情況時要負起責任。舉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對于世界的饑餓問題你并沒有責任,不是你引起的,你也沒有使它惡化,它和你完全沒有關系。然而,你還是可以對其做出反應。事實上,對于饑餓問題,你也不可能沒有反應。你可以重視、可以讀關于它的新聞、可以為它捐錢、可以到救濟處工作、到和平組織做義工,或者把一生都獻給幫助饑餓的人的工作上。不管你做什么,那都是你的選擇,是你在面對世界饑餓問題時做出的反應。

反應能力是力量和正直的源泉——這個力量可以影響你的境遇,正直促進你的行為和你的價值觀相匹配。

筆為什么掉下去了?

在一次研討會上,我做了一個簡單的實驗:我撿起一支筆又讓它掉到地上。接著我就問:“筆為什么掉下去了?”“重力的作用”通常是首選答案。有時也有人指出那是我扔下去的。兩種答案都沒有錯。地心引力和我的手放開筆都促使它掉到了地上。大多數(shù)問題都涉及到許多因素,然而我們在分析問題的時候卻不能找出所有的原因。正常情況下,我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一個原因上。我們只求一種解釋,即哪個原因是最重要的原因。為了評估“有用性”,就需要弄清楚我們的目的是什么——即我們的解釋要解決什么樣的問題。

下次如果你要阻止筆掉到地上去,如果再用“地心引力”的說法恐怕解決不了問題。根據(jù)你的解釋,只要有地心引力,筆就可以掉下去的話,如果僅僅是地心引力,人是不需要做什么的。但是,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你如果說筆掉下去了“不是我的錯”,“地心引力”就是最好的解釋。(也許這就是為什么我的孩子,在看到我做這個實驗以后,會辯解說食物掉到地上都是地心引力惹的禍。)

如果你說是你把筆扔下去的,反而可能解決問題。就像演戲劇,你現(xiàn)在可以扮演一個角色,通過角色積極達到自己的目標。如果你不想讓筆掉下去,就緊緊地抓住它。“地心引力”可造成“不可控”層面事物的下落,“我把筆扔下去”也就是我控制了筆。當然,很多情況比這復雜得多,但是這個例子很好地闡明了“自發(fā)主動”和“自我泄氣”的區(qū)別。它也很好地區(qū)分了對“受害者”和“參與者”的定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