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真的渴望實現自己的目標,就請把自己當成一個項目來經營,給自己做一份可行性報告,其中必須包含你對目標的評估:
■可衡量性;
■可行性;
■切實性;
■可追蹤性;
■能具象化;
■需要投入的資源有哪些?
■你所做的事情要表達的立場是什么?
■你是否為它配上一個財務計劃 ?
要達到財務自由并不總是輕松的,問題是,如果你只愿意去做輕松的事,那生活就是艱難的。如何設計適合自己的財務目標?首先,你必須決定選擇聽誰的意見。如果你自認為自己不是一個能承受高風險的人,或者也不可能成為一個非常精明的投資者,那就最好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在教練的指導下,去執(zhí)行一些簡單的投資方案。最安全的方法是長期地用時間去投資,因為你也許一時拿不出很多錢,但你卻可以一直不斷地拿出時間。
(三)打理好你的第一筆財富——職業(yè)
選對符合價值觀的事業(yè)
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一輩子都沒有從事自己熱愛并愿意獻身的工作,為什么?
能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大自然不會造出一模一樣的東西,假如我們能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受到專門的訓練,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是天才。然而,制度決定了人的行為,社會風氣主宰了人們的想法。我們的父母希望我們成才,把我們送進學校的那一天開始,并沒有意識到這等于是把我們放進標準化的模子里灌輸同樣的思想,不可思議的是,他們卻期盼著我們長大之后能與眾不同。很多人也許并不知道,據統(tǒng)計,世界上謀生的方法至少有2萬多種。但在一所學校內,2/3的男孩和4/5的女孩子只選擇了五種職業(yè)。也就是說大多數人都在人滿為患的領域里競爭,他們只是跟隨著多數人的傾向而做了一個重大的人生決定。
其實,你做什么職業(yè)也許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是否能真的喜歡你的選擇,當你能用它發(fā)揮你獨特的才能并將它與社會的需求相結合時,你就能成為一個富足的人。世界其實很豐富多彩,選擇其實有很多,可惜人們都是后來才知道的。
做事業(yè)還是做生意?
要有清晰的價值觀,就要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要相信自己是帶著天賦來到這個世界的,天賦就是我們自然而然就擅長的事情。因此,最幸運的是有機會先了解自己的人,而我們的成功就是發(fā)現自己,成就自己。之后,我們要與盡可能多的人去分享這種價值。
無論你選擇什么樣的職業(yè)和事業(yè),其實要考慮的首要問題只有一個:我是否能得到快速成長?任何成功都是相對的,成長卻是絕對的。在工作中覺察自己,認識自己,這是一生都在做的功課,它毫無疑問是人生的重點工作。當我們努力地成長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成功只不過是伴隨而來的副產品。清晰了這個目標,你就會把關注點放在選擇幫助你成長的團隊,以及這項工作能給你多少挑戰(zhàn)性的機會上,而不僅是能得到多少工資和收入。
許多人會將做生意和做事業(yè)混為一談,其實它們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做生意主要考慮的是利益,而做事業(yè)要考慮的就不是那么簡單了。10年前,當我考慮是否要以財務顧問工作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yè)時,圍繞著這項職業(yè),我曾給自己列出了一張約100個問題的清單,記得其中包括主要的10個關鍵性問題:
1作為終身事業(yè),它是否符合我要表達的價值觀?
2它是否能提供給我持續(xù)成長的機會?
3這個事業(yè)是否允許我去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我的個人風格和天賦?
4未來是否有一個保障系統(tǒng)可以屬于我?
5我的成就和努力是否能成正比?
6我所從事的職業(yè)是否能積累無形的顧問資產?
7在未來我是否可以將積累的經驗和收獲變現?
8我是否可以訓練別人復制這項工作?
9我是否在工作的同時還能兼顧我的家庭?
10這項工作和理念,是否能改善我周圍人們的生活?
我默默地告訴自己,只要其中有一個答案是否定的,我都不會考慮。驚喜的是,我的答案全部都是肯定的,于是我就不再猶豫,毅然了斷了所有本來覺得舍棄不了的東西,重新部署我的計劃和行動。我開始刻苦地學習和密集地練習,與這個行業(yè)內的佼佼者交往,吸取他們的精華,積極爭取每一次的市場經驗。其間也曾遇到不少困難和失敗,但因為目標對我來說是如此清晰,在我眼中只有目標沒有障礙。這種狀態(tài)使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找到立足點,我走出了自己的道路,甚至當中許多的經驗總結已經超越了我前輩的認識。
我深刻地體悟到,一個人如果一心只有一個想法,行動的步伐可以是驚人的。成功的最大敵人是猶豫不決,思維矛盾只會讓人原地踏步或者前進緩慢。因為只需要一個負面因素就足以抵消你所有的正面能量了。
做生意就是為別人提供價值,從而換取金錢。企業(yè)家精神其實應該是一種服務的精神,成功的生意人應從小就學會定位,根據需求制造產品,提供服務,然后給自己的生意做宣傳,讓更多的人知道你所能提供的是什么,而人們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