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在擔心別人的反應,而別人的反應其實都是自己虛擬的而已,我們真正應付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那顆混亂不安的心。
在財富游戲中,要做一名成功的投資人,就必須要有逆向思維的能力。投資是違反人性的行為,所以只有少數人成功。通常熊市是在大眾一片樂觀中突然出現的。每一個成功的投資決定,都無可避免地經歷過一番內心的掙扎,你無可避免地會聽到許多噪音,而每種噪音聽起來似乎都那么合情合理,這個過程是一場個人理性戰(zhàn)勝群眾情緒的搏斗。成功的投資必須是不受眾人的影響,你需要在轉折點時與大眾持有相反的意見,如果你不能有自己堅定的信念和甘于孤獨和寂寞的能力,投資成功便是一件離你很遙遠的事情。因此,你必須在出門之前堅定你的投資理念,為自己制定一套管理投資的辦法,制定長期的策略,并選擇能為你執(zhí)行的人,之后,你就可以正常地過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再忙于參與人們的閑聊和議論。那些缺乏內在信念的人,最終只會成為那些有堅定信念的人的犧牲品。
(四 )“放下”財富,需要特殊的智慧
所有致富的方法都是一個圈套
什么是智慧?智慧就是能選擇面對真實的情況,不欺騙自己,無論生活給你的是什么,只是全然地接受,并順應大自然的規(guī)律行事。
如果生命是一個體驗的過程,那每個不完美的事件背后,也許都有其完美的意義。人類是一種有欲望的動物,而所有欲望都會創(chuàng)造出一個目標,而每一個目標,無論是樸實還是偉大,其實都是一個誘餌,而誘餌的下面其實就是圈套,讓你落入后難以脫逃。盡管如此,圈套似乎是人生中必要的過程,否則人會由于天性懶惰而錯過許多的體驗。為了要體驗有成就的人生,我們需要先落入圈套,因為只有被套上了圈套的人才需要掙扎和奮斗,像奴隸一樣地工作。到某個階段當自己成為一個所謂“成功者”時,有些人會開始警覺到成就與快樂不能成正比,這就是想辦法把自己解救出來的時候了。更多的成功對別人也許是有用的,但卻不一定對自己有用,甚至有害。好比我們渡河之后就不應該再背負著小船繼續(xù)走路一樣,金錢是一個工具,也是一個陷阱,它像毒癮一樣讓你無法放下,并會讓你情不自禁地愛上它。
雖然“圈套”聽起來有貶義的成分,但人生卻因它而得到了完整的體驗。
了解后就要“放下”
無論一個人有多么輝煌的經歷,內心深處還是渴望能自然舒適地活著。如果連這點基本的愿望都無法實現,那成功只不過是一場上演給觀眾看的鬧劇,樹上的小鳥和猴子一定都忍不住要取笑我們。
衣、食、住、健康、關懷和教育都是維持寶貴人生的基本條件。除此之外,外界的東西沒有哪一樣值得犧牲我們的時間、精力、寧靜和智慧等這些生命的偉大禮物。其他的物品,大多數都只是用來滿足我們的貪婪、崇拜以及自我的虛榮,并最終成為束縛我們并讓我們執(zhí)著的東西。當我們累積世俗的快樂時,就會加強我們追求更多世俗的快樂的欲望。
人們一生都在苦苦地尋找自由和安全感。但唯有當我們能放下欲望的時候,才有可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大師們只不過是比我們更早了解這個道理的人。賺錢本身并不會產生痛苦,然而,把自己的幸福交給外在的財物,才是扼殺喜悅和安寧的真正元兇。欲望使人無論得到多少都不滿足,不能欣賞自己,而只是不斷吸引那些奴役自己的東西。我們是欲望的受害者,卻還離不開它。所謂的覺悟,就是覺察到什么才是自然的,人類的歷史文化其實并沒有給我們帶來真正愉悅和輕松的人生,我們許多非自然的行為來自錯誤的教誨,許多的價值觀都是充滿錯亂和矛盾的,人們的奮斗其實是一場無止境的掙扎。
很多時候,我們所求的是大富大貴,但所作所為卻引導自己走向貧窮,那是為什么?人類能將河流改道,把衛(wèi)星發(fā)射到太空,但對于如何能讓自己找到幸福的問題,似乎顯得非常茫然和無助。我們應關注什么是自己的真實渴望,進而能放下對外在不必要的需求。只有認清事實,包括對經濟規(guī)律,投資的本質,以及用什么辦法來管理自己,才可以脫離圈套,擁有一個自在和自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