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逃避

放下執(zhí)念 作者:(美)馬修·麥凱


The great escape

有些想法的目的是提供立即的緩解,因為你可能正感到痛苦,腦子里內建的機制——你根據過往經­驗為自己量身訂做的——能夠幫你逃離不舒服的感受。所謂的內建機制,就是你依據自己過去不愉快的經­驗,而反應出來的自救機制。換句話說,你找到可避免痛苦、掩蓋痛苦,甚至是盡快逃脫的方法。

……

當你急忙逃跑時,可能已經­發(fā)展出一種逃避痛苦的模式,不過,這種模式對你而言不一定就是好的。比方說,很多人靠大吃大喝或瘋狂工作來逃避恐懼的情緒。這種大逃脫思考會促使你去做某些事情,以避免產生受傷、悲痛或憤?­的感覺。不過,心里的創(chuàng)傷想要痊愈,必須先接受最初的痛苦,這種逃避本能往往會讓你遠離立即的痛,導致傷口無法愈合。

當你面對痛苦時,會產生什么樣的逃脫想法?請在紙上寫出至少三項,然后回答下列問題:

● 你是否曾經­因為做白日夢而忽略工作?

● 你會不會為了逃避痛苦,而去逛街、跑步,或用牙刷清理家里?

……

逃避你的情緒,痛楚就變成了兩層,而不是只有一層。逃脫的想法不過就是想法而已,你有足夠的能力去抓住這類想法,選擇用不同的方式來響應它。如果你知道:“原­來這個想法是一種逃避的想法”,你就可以審慎地想一想,它是不是能帶領你到你想去的地方。

這種逃避思考跟你的價值觀相符嗎?它能讓你更珍惜對你而言很重要的事物嗎?

當你產生逃避想法時,你能否和最初的痛苦感受和平共處,能否試著不要逃開,全心觀察,讓想法發(fā)生,但不采取任何行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