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丸,給我吃什么藥丸?”
“拉到天橋吃‘蹬腿閉眼定心丸’??!”
原來,民國初期,京師警察廳把刑場由菜市口鶴年堂附近,遷到了天橋南側的二道壇門,行刑方式也由砍頭改成了槍決,因此北京人把槍斃叫“拉到天橋吃‘蹬腿閉眼定心丸’”或是“拉到天橋吃‘黑棗’”。
“得,您積點兒德,念點兒好吧。不過話說回來了,就是挨槍子兒,也比干這費力不討好的差事強!”
不管樂佑申這法子是“劍走偏鋒”,還是“偏方治大病”,反正是管用了。只是警察管得了人的身,管不了人的心,四大房的利益角逐注定他們再也不可能是那個曾經不可動搖的樂氏大家族了。
第二節(jié) 枝繁葉茂樂家后代開店
花不同香各堂寶號爭先
同仁堂有警察整天瞪著眼珠子盯著,總算穩(wěn)定了一段時間。可是各房開的藥店卻熱鬧起來了。這些藥店,有如八仙過海,各有各的招數(shù),各顯各的本事,倒也挺讓人開眼。
樂家大房是樂孟繁,他去世早,他的后代開了“樂壽堂”、“樂仁堂”,還有個“南京同仁堂”。
“仁者樂壽,壽者樂仁;一店雙名,系出同門。”這說的是樂壽堂和樂仁堂。樂壽堂和樂仁堂是大房樂孟繁的兒子樂達亨和樂達莊開設的。樂壽堂開在北京西單,后來在天津等地開了分號,叫“樂仁堂”。新中國成立初期樂壽堂重張,也叫了“樂仁堂”。因此有“仁者樂壽,壽者樂仁;一店雙名,系出同門”之說。那時候,洋人往往不識中藥,進了中藥鋪不僅四顧茫然,看到蝎子、蜈蚣、蟾蜍之類的還能入藥,往往驚得目瞪口呆,甚至哇哇“洋叫”??墒沁M了樂仁堂就沒關系了,樂達亨的弟弟樂達莊就會出面應付。樂達莊是個秀才,可是他并不想考科舉、走仕途。相反,他對現(xiàn)代科學很感興趣,并且到日本學習考察過。他不僅精通日文,而且懂得英文。由于他識洋文,排行又是老六,因此家里人戲稱他為“鬼子六”。每當有外國人到店里來,便都由樂達莊接待。他能說出當歸、大黃、人參、甘草等藥物的拉丁文學名,洋人聽了往往不斷點頭說“yes,yes”。樂仁堂在北京、天津、開封等地共有五個分店。
后來,樂壽堂和樂仁堂都由樂達亨的長子樂佑申掌管。他的三個弟弟不甘寂寞,又于1923年開設了宏仁堂,這是樂西園、樂篤周、樂益卿共有的藥店。他們一共開了四家宏仁堂,北京兩個,天津、上海各一個。在天津開的宏仁堂后來又有發(fā)展,截止到1942年,宏仁堂在天津開有三個分店,那時宏仁堂的藥以“好、貴、靈”聞名,只有達官貴人、富商巨賈才敢光顧。而在上海,宏仁堂竟和四房開的樹仁堂進行過一番兄弟相拼的激烈商戰(zhàn),這是后話。
“有店沒有廠,能賣不能造?!边@說的是南京同仁堂。南京同仁堂也是大房開的店。開店的時候正是國民政府遷都南京不久。那些隨著政府南遷的公務員,尤其是中小職員當中,有很多是從北京遷去的,其中不少人從祖上開始就吃同仁堂的藥,因而對北京同仁堂感情很深。現(xiàn)在看到南京也有了同仁堂,自然很感興趣,紛紛前往探訪。有一天,有位客人進門就問:“你們和供奉御藥的北京同仁堂是一家嗎?”
“當然是了?!贝蟛楣竦讱馔ψ悖拔覀兊匿仏|就是樂家大房的樂衍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