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北平淪陷老鋪受難(6)

國寶同仁堂 作者:邊東子


“那您怎么回復的呢?”

“我說,按我們中國的規(guī)矩,都是行商拜坐商。要是讓同仁堂到你們司令部來談,就是談成了,中國商人也會說,你們這是不平等條約,不是有損大日本皇軍的名譽嗎?”

“怪不得送帖子的是騎電驢子的日本兵呢!”樂達義說,“那您說這事怎么辦?”

“這您還沒有主意嗎?”劉一峰說,“要照我說,您的利益您得保住了。同仁堂是中國藥業(yè)的一面大旗,不能倒,可是對日本軍隊也不能硬頂,得智取。”

“說的是!”樂達義點點頭,“我也是這么想的??磥恚氵@理事長還真的是為中國人辦事?!?/p>

這時,有生人進來了,劉一峰立刻擺出了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打著官腔說:“您過獎了,我不過是當好這份差,別出岔子而已。”

劉一峰走后,樂達義越想越氣。什么合作,純粹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他又想到了日本兵占領(lǐng)北平后的這些年,老百姓生活的悲慘和市面上的一片亂象。

1939年3月4日,日偽當局下令禁止銀元流通,強迫老百姓換偽“聯(lián)合準備銀行”的“聯(lián)合票”。當時是用一百塊銀元換一百零四元的“聯(lián)合票”。打那以后,偽“聯(lián)合票”就像坐滑梯的小孩一樣,不斷往下滑,也就是不斷地貶值。因為“聯(lián)合票”的畫面是孔子拱手面對天壇的圖像,后來,北平的大街小巷就有一首民謠流傳——“孔子拜天壇,十塊變一元”,非常生動地說明了偽幣貶值的情況,也反映了北平市民對日偽當局的強烈不滿。通貨膨脹必然引起物價上漲,1941年12月北平的糧價突然暴漲。這天,樂達義到同仁堂,看到大查柜、先生和大頭們的飯竟然是窩頭,不禁大怒,當時就質(zhì)問管事的:“怎么給他們吃這個?”

管事的苦著臉說:“東家,您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您問問去,現(xiàn)在的玉米面都什么價了。”

“什么價?一斤玉米面不就一毛多嗎?它就是翻上三倍五倍也不過五毛多?!?/p>

“好嘛,一毛多,那是前年的價了,現(xiàn)在的玉米面一斤都賣到一元零五了,您算算是多少倍了?”

樂達義一聽也愣了。他精明一世,很少有這么發(fā)愣的時候,過了好一會兒才喃喃說道:“兩年躥了十一倍,這玉米面的價錢成了過年放的二踢腳了。”

那幾位大查柜和先生、大頭也為管事的求情:“這年頭,有玉米面吃就不錯了,好些老百姓連這都吃不上呢!”

日偽為了腐蝕中國人民,也為了籌集侵略戰(zhàn)爭的資金,甚至不惜販賣毒品。在日軍的庇護下,毒販們公然成立了“華北土藥業(yè)公會北京分會”,大模大樣地做起了毒品交易。就在大柵欄,離同仁堂不遠的地方就有一個大煙店。到后來,甚至連販賣海洛因的“白面館”也半公開地“營業(yè)”了。 日偽當局官員還經(jīng)常對商家敲詐勒索,同仁堂和它斜對面的瑞蚨祥,就是他們經(jīng)?!肮忸櫋钡膶ο?。

日本帝國主義還大量向中國傾銷藥品,有什么“洋當歸”、“洋川芎”等,最有代表性的就數(shù)“仁丹”了。那時的北平和中國的許多城鄉(xiāng)一樣,到處可以見到仁丹的廣告畫,那個霸氣十足、戴著拿破侖帽、留著兩撇胡子的日本軍人形象,幾乎是無處不在。當時,許多中國藥商為了拯救中國市場,紛紛研制新藥和日本的仁丹對抗,諸如“諸葛行軍散”、“龍虎人丹”、“六神丸”、“七厘散”等,都是當時頗有成效的產(chǎn)品。為了搶奪中國市場,日偽當局不惜用各種手段對敢于和仁丹抗衡的中國藥商進行打壓。民國初年,北京的長春堂因為開發(fā)“避瘟散”,使日本仁丹失去了一大塊市場,日偽當局就對長春堂藥鋪經(jīng)理狠敲竹杠,以致老百姓傳說,日本鬼子逼著長春堂把前門樓子買下來。如果這些手段還不靈驗,他們就會公然抓人。1942年,日本憲兵隊以“私通八路”的罪名將東升玉百貨店的掌柜王鶴庭逮捕,雖然查無實據(jù),也被關(guān)押了半年之久,吃了不少苦頭。當時的北平有個“北平百貨售品所”,就在離同仁堂不遠的前門。它的原名是“國貨售品所”,因為提倡和展銷國貨而揚名,國藥也是售品所經(jīng)營的項目之一。日偽當局為了打擊中國的民族工商業(yè),竟于1943年派憲兵將這個售品所的八名職工,以“散布流言”的罪名抓走,并施以酷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