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參加中國共產(chǎn)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的毛澤東,這一天看了《人民日報》上廖世剛的文章,下午在江渭清、張平化等7個人發(fā)言后,他發(fā)表了在這次大會上的第一次講話,在舉出古今中外許多年輕人敢想、敢說、敢做的例子后,說了這樣一段話:
“七搞八搞,我看只要十五年就可以趕上或者超過英國;并且還要趕上美國,照李富春同志的說法,最多二十年也就夠了。美國算不算數(shù)?也算數(shù),也不算。美國有點工業(yè)、科學(xué),因此第一是算數(shù);第二不算數(shù),也能趕上和超過的?,F(xiàn)在你厲害,過幾年我們趕上了,就比你厲害。爭取十五年,打個保險系數(shù)多一點的時間,20年是辦得到的。今天《人民日報》上登的,‘讓高山低頭,要河水讓路’我看這個話很好:高山嘛,我們要你低頭,你還敢不低頭;河水嘛,我們要你讓路,你還敢不讓路。這樣說是不是狂妄呢?不是,我們不是狂人,是實事求是的馬列主義者,革命者。我們主張俄國的革命熱情與美國的求實精神統(tǒng)一起來。在文學(xué)上,就是要革命的浪漫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的統(tǒng)一?!?/p>
毛澤東引用了“讓高山低頭,要河水讓路”后,這句話成了“大躍進” 的口號而更加響亮?!度嗣袢請蟆?958和1959兩年中引用“高山低頭”、“河水讓路”一類話達80多次,交通部長王首道的文章中有,浙江省委第一書記江華的講話中也有。
1954年12月25日,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車典禮在拉薩舉行。也就是這一天《人民日報》刊登了范榮康撰寫的社論《在“世界屋脊”上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
長詩《川藏公路之歌》的最后一章“通車拉薩”寫的是通車典禮的情景,有這樣的詩行:
離一九五五年元旦還有六天,
我們向毛主席的保證提前實現(xiàn)。
在新中國的公路交通圖上,
又增添了兩條長長的紅線。
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
同時修到了終點。
兩道幸福的“金橋”,
從西藏直架到天安門前。
翻看歷史的記載,
這段行程曾經(jīng)是多么艱難。
唐代文成公主出嫁的時候,
從長安到拉薩竟走了一年……
詩中還有:
西藏的第一個交通警察,
第一次套上潔白的衣袖(26)。
第一天開始執(zhí)勤,
在第一個十字路口。
人們傾聽著《人民日報》的社論,
看繁榮幸福的新西藏,
高舉起泛著金光的青稞酒。
正沿著公路向前走。
詩下面的注釋寫道:“當天,《人民日報》曾以《在世界屋脊上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為題發(fā)表社論,祝賀川藏青藏公路勝利通車?!笨梢姟度嗣袢請蟆飞缯撛谀菚r的重要性。
通車第二天的《人民日報》刊登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長章伯鈞題為《慶賀康藏和青藏兩條公路全線通車》的文章。文章不長,作為主管部門的一把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