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9月15日,在北京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剛剛結(jié)束之際,新中國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這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盛會,全國各族人民的代表共1226人來到了首都北京,參加了這次盛會。
在這次會議上,毛澤東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朱德、宋慶齡為副主席,劉少奇為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大會根據(jù)毛澤東的提名,選舉周恩來為國務(wù)院總理。這次會議還制定和頒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人民的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標志著一個嶄新的人民民主時代的到來。
齊觀山對這次會議進行了跟蹤報道和拍攝,親眼見到了各族人民對自己的領(lǐng)袖是多么熱情和崇敬。會議持續(xù)了半個月左右時間,在這段時間里,齊觀山和相機形影不離,奔波于中南海的紅墻內(nèi)外。每天拍完照片之后馬上趕回社里沖洗,那時制片設(shè)備很落后,沖印費時費事,他守在制片車間,等拿到照片后交上級審查定稿,才算完成了任務(wù)。往往要到凌晨三四點才能回家休息。
這次會議是全國人民的一個節(jié)日。當會議宣布毛澤東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時,毛澤東離座向與會代表們致意,全體與會代表站起來鼓掌,向毛主席表示祝賀。會場里的氣氛非常熱烈,齊觀山站在主席臺邊緣的臺階上,拍下了這個場面。
表決憲法是這次會議上的一件大事,就在毛澤東往投票箱里投票表決時,很多記者都圍過來拍這一幕。結(jié)果洗出照片來一看,有人拍的照片顯示選票還完全沒進入票箱,有的票已經(jīng)沒影兒了。齊觀山抓拍的這張卻剛剛好,毛澤東正捏著票往里投,還沒松手,他就趕緊按了快門。由于長期在中南海,特別是在懷仁堂里拍攝的經(jīng)驗,他對這個會議大廳已經(jīng)了如指掌。拍投票位置單一,所以選擇合適的角度和恰當?shù)乃查g有一定的難度。在當時的新聞界,普通記者尊敬一些知名的大記者們,總是給他們讓位,讓他們先拍。但齊觀山作為攝影科科長,卻總是讓別人先拍,從不搶位子??擅看握掌闯鰜?,他又總能拍到最佳的瞬間,大家對此都驚嘆不已。
其實,齊觀山并沒有什么訣竅,他善于觀察,政治上成熟,又經(jīng)過了長時間的訓練,有很強的新聞敏感性?;蛟S,這是藝術(shù)家天生的靈感所致。
這次大會閉幕后有一個很大的活動,就是大會全體代表在懷仁堂的后花園里合影。這個場面不好控制,許多代表因為是第一次見到毛主席,都非常激動,合影一結(jié)束就潮水般圍過來,搶著要與毛主席握握手,說上幾句話。這近千人的熱情無法阻擋,毛澤東頓時被淹沒在人潮中。齊觀山這回可急了,他被困在代表們中間寸步難行,雖然看到毛主席就在不遠處,可就是沒法拍攝。正在愁眉不展之際,他突然看到旁邊用來照相的椅子,不禁靈機一動。他拿起一把椅子,擠過幾名代表,盡量靠近毛主席,然后自己站到椅子上,這時眼前豁然開朗,毛主席微笑的面容和幾百名代表們熱情的臉孔都盡收眼底。
這個時候,周恩來一看代表們擁了過來,連忙招呼身旁的警衛(wèi)人員霍士明,說:“趕快去攙扶張老和謝老(張瀾和謝覺哉),不要碰著他們?!被羰棵魇菑谋本┦泄簿终{(diào)到中南海參加保衛(wèi)工作的,負責護衛(wèi)周恩來和劉少奇。此時聽到周總理命令,也顧不得許多,趕忙去攙扶兩老。他站在中間,一手挽著一位老人,遠遠地朝毛主席這邊望著……
這張照片很快就被登了出來,成為毛澤東的照片中廣受歡迎的一張。齊觀山拍這張照片時不僅注意到了毛主席,他的鏡頭也將站在遠處的周恩來、張瀾、劉少奇和謝覺哉收了進來。
留著一副美髯的張瀾是中國民主同盟主席,曾是清末的秀才。毛澤東親切地叫他“表老”(張瀾字“表方”),戲稱他為中國的“活詞典”。毛澤東剛進北平住在香山時,張瀾來拜訪過毛澤東。當時毛澤東就對李銀橋半開玩笑地說:“張瀾先生要來見我,你派人下山接,一定把車開得慢一點兒,穩(wěn)一點兒,那是一件‘國寶’,千萬不能把珍貴‘文物’碰壞了?!闭f著說著自己就忍不住笑起來,把李銀橋他們也給逗樂了。如今,因為代表們太過熱情,險些將這個毛澤東封的“珍貴文物”給碰壞了。老人家已是82歲高齡,確實是禁不起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