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戰(zhàn)馬上的朱德(1)

為勝利寫真 作者:徐肖冰


徐肖冰剛加入八路軍沒多久,就接到通知,要他到八路軍的115師343旅685團去接受基層鍛煉,這是周恩來的指示。徐肖冰離開了太原,來到了位于五臺南茹村的八路軍總部。他在總部停留了很短的時間,但在那兒見到了朱德、彭德懷、聶榮臻等大名鼎鼎的共產(chǎn)黨的將領。他們都是有傳奇經(jīng)歷的人,精通兵法,對人大方和氣,對徐肖冰的工作也非常支持。

朱德在八路軍的領導人里算是年紀大的,對人熱情,對待徐肖冰這樣的年輕人更是像老父親一樣關懷備至。朱德與董必武性格有一致之處。他們一樣的話少,可以半天不出聲;他們一樣的謙虛和藹,對同志都是笑臉迎送。朱德的言談舉止,穿衣戴帽,思維方式,生活起居,處處都保留著一種農(nóng)民式的風格,農(nóng)民的影子在他身上揮之不去,仿佛希臘神話中安泰須臾不可離棄大地,農(nóng)民的出身成為他的力量源泉所在。

在八路軍早期的領導人里面,四川人和湖南人居多,他們在一起經(jīng)常開玩笑,而且是用四川和湖南的方式,氣氛很活躍。有一次,八路軍總部開會,徐肖冰去拍照,他很想拍一張朱德和劉伯承的合影。但是當時他對于這些高級領導人多少有點兒敬畏感,有些緊張。大約是看出了他的緊張,朱德就和他開玩笑說他和劉伯承曾經(jīng)是對頭,其實他們私交很好。他們開玩笑很有幽默感,但也有分寸。徐肖冰聽了也輕松了很多,手腳放開了,給他們拍了很多好照片。

1937年年底太原失守后,八路軍總部一直在太行山區(qū)移動。拍攝《延安與八路軍》的紀錄片時,八路軍總司令部在這部紀錄片中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朱德、彭德懷就在這里接待了電影拍攝組。當時他們的工作太多,晝夜都在忙碌。盡管如此,對于拍電影他們卻都特別配合。

當時,朱德有一匹很威風的大洋馬,是晉察冀軍隊在同日寇的一次激戰(zhàn)中繳獲來的。這匹馬曾是一個日本旅團長的坐騎,聶榮臻專門派人把它從晉察冀送到太行,作為戰(zhàn)利品送給了朱德。

徐肖冰看到了這匹大洋馬,覺得與朱德的威武氣質(zhì)很相配,如果能為朱德拍一張騎在這匹馬上的照片,效果肯定會很好。于是,有一天,徐肖冰就和朱老總的秘書潘開文說,能不能請朱總司令騎在這匹日本馬上拍一些鏡頭。潘開文和朱德一說,朱德欣然同意了,他騎上馬去,徐肖冰如愿以償?shù)嘏牧穗娪扮R頭后,又拍了幾張照片。照片洗出來后,徐肖冰拿去給朱德看,朱德連連稱贊說:“好是好,就是把我拍得太漂亮了,其實你看我哪里有照片上那么漂亮?”這句話把在場很多人都逗笑了。

這張《朱德在太行山》發(fā)表了很多次,解放后還印在了郵票上,流傳甚廣,也是人們認識朱德形象的一個側(cè)面。但這張照片從未署過作者的名字,以至后來有人說這張照片不是徐肖冰拍的。為了澄清事實,徐肖冰找到了當時的朱老總的秘書潘開文和當時電影團的攝影師吳本立,請他們寫了證明信,這才把這種誤解消除。這張照片也成為史沫特萊寫的一本朱德傳記的封面。但那匹馬朱德其實是不騎的,因為過去騎的國產(chǎn)馬多走小碎步,人可以坐得很穩(wěn),而日本馬走起來一顛一顛,人在上面也跟著一顛一顛,很不習慣。而且,這匹馬太高,要搬個凳子才能跨上馬背。不過大家都很喜歡這匹深灰色的馬,1940年朱老總從太行回延安時,還把這匹馬帶回了延安。

后來在“七大”的時候,徐肖冰在現(xiàn)場攝影,拍下了朱德作報告的情景。當時朱德作了《論解放區(qū)戰(zhàn)場》的報告,最終確定了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地位。這張朱德作報告的照片同樣拍得很漂亮,照片上的朱德笑得有點兒天真,像個孩子。

這期間,徐肖冰還拍攝了一張?zhí)厥獾恼掌?毛澤東和朱德在中國共產(chǎn)黨七大會議期間的合影。因為國共合作抗日,照片中的朱德頭上戴的是國民黨軍帽。

后來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中,這張照片上朱德的軍帽被修去了國民黨徽章,也許有些人認為國共合作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雖然是一個重要的選擇,但是畢竟最終沒有成功,而這段歷史也最好湮沒無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