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斯大林聲稱:勝利者是不能被審判的
在6月27日的會談中,斯大林曾表示,聯共(布)中央準備于“三四天后”召開一次政治局會議,聽取中共代表團關于中國政治、經濟和軍事形勢的報告。于是,7月11日晚,中共代表團與聯共(布)中央舉行第三次會談,地點在克里姆林宮聯共(布)中央政治局會議室。中共代表團參加會談的有劉少奇、高崗、王稼祥,蘇方參加會談的主要是聯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員,有斯大林、莫洛托夫、馬林科夫、貝利亞、米高揚、卡岡諾維奇、布爾加寧,政治局候補委員什維爾尼克以及軍隊領導人和科瓦廖夫。
斯大林首先說明,這次會談是按照中共代表團的愿望召集的。他稱贊劉少奇的報告“寫得十分清楚、明確,我們方面的人都看了,沒有問題”。①在詢問一些具體問題之后,斯大林對中共代表團提出的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
整個會談,蘇方差不多是斯大林一個人在說,“其他同志發(fā)言甚少,會議十分嚴肅?!雹谒勾罅种饕劻艘韵聨讉€問題:
首先,關于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問題。斯大林對代表團說,你們同民族資產階級合作并吸收他們參加政府的觀點“是正確的”。他還作了解釋,認為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同東歐各國以及德國的資產階級不一樣,那些國家的資產階級由于在戰(zhàn)爭中同希特勒合作,因而在反希特勒勝利后所要處理的只是他們的企業(yè),而不是他們本人。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卻不同,他們在對日作戰(zhàn)時沒有投降日本,日本投降后其中一部分雖然企圖同美國建立關系,取得美國的援助,但“中美通商航海條約”的訂立對中國資產階級是極不利的,于是中國資產階級反對美國和蔣介石。
其次,關于人民民主專政問題。斯大林說,你們實行人民民主專政的政體“是對的”。這個制度可能對于目前的中國“是很適當的”。“你們引述我在1926年所說的‘中國未來的革命政權是偏重于反對帝國主義的政權’也是對的”。他建議,中共應該制定現階段的憲法,通過選舉產生政府。他說,中國現在是聯合政府,就不能只向一黨負責,應該向各黨負責。在斯大林看來,如果普選的結果,中國共產黨贏得多數,就可以組織一黨政府。
再次,關于外交問題。斯大林表示贊成中共代表團在報告中提出的外交原則。他說,應該利用各資本主義國家的矛盾,發(fā)展中國同各國特別是同蘇聯及東歐國家的通商貿易。你們不應急于要求帝國主義國家承認,還要觀察一下,看他們如何表現。你們有很好的法寶,就是帝國主義想同你們做買賣。帝國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已經開始了,我想列強很快就會承認你們,你們可以先同他們做買賣,然后再談承認問題。
關于中蘇關系問題,斯大林表示,中國政府一成立,蘇聯就立刻承認你們。他說,1945年簽訂的中蘇條約是不平等的,因為那時是同國民黨打交道,不能不如此。美國在日本駐兵很多,蔣介石又勾結美國,蘇聯在旅順駐兵是抵制美蔣武裝力量的自由行動,不僅保護了蘇聯,同時也保護了中國革命的利益。聯共中央內部已有決定,即在對日和約訂立、美國從日本撤兵后,蘇聯可以考慮立刻從旅順撤兵。
會談結束后,斯大林還邀請所有與會人員同中共代表團一起觀看電影。他選擇了四部影片,并在放映時親自向中共代表團進行解釋。
在隨后的十幾天內,劉少奇率領代表團參觀了蘇聯的工廠、集體農莊,訪問了全蘇計劃委員會、國家財經委員會、財政部、國家銀行,了解了計劃經濟工作、經濟管理等方面的情況。
7月23日,雙方就蘇聯就向中國提供3億美元的貸款達成初步協議。25日,毛澤東致電劉少奇,毛澤東在電報中提到,在上海,自封鎖之日起,嚴重的困難日益增加。為了粉碎敵人的封鎖,必須占領臺灣,這需要空軍。毛澤東希望劉少奇就這個問題同斯大林交換意見,蘇聯能否在此方面提供幫助,在6個月至1年的時間內,為我們培訓1000名飛行員和300名機場勤務人員。另外,蘇聯能否賣給我們100至200架殲擊機、40至80架轟炸機,這些飛機將用于攻占臺灣的軍事行動。在建立海軍艦隊方面,我們也請求蘇聯幫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