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混進了游行隊伍,還發(fā)表演說,鼓動群眾推翻波蘭政府。有人喊出了“釋放政治犯!”、“搗毀監(jiān)獄!”等令人擔憂的口號。受到蠱惑的人們沖向監(jiān)獄,用鐵杠撬開牢門,釋放了數(shù)百名犯人。被挑動起來的人們,已經(jīng)無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了,他們甚至搶奪了武器彈藥。隨后,游行者又沖擊了法院、檢察院和公安局,雙方發(fā)生槍戰(zhàn),互有傷亡。在此情況下,軍方出動了坦克和裝甲車。沖突一直持續(xù)到第二天。
面對波茲南出現(xiàn)的動亂局面,市民們迫切希望中央政府盡早采取措施,制止流血事件。但是,波蘭當局認為,在監(jiān)獄被搗毀,公安局遭到襲擊的情況下,政治解決的大門已經(jīng)被堵死了。波蘭中央政治局派出的代表團抵達波茲南后,立即成立了軍事指揮部,并開來兩個裝甲兵團。
6月28日,波茲南市民度過了一個“黑色的星期四”。在這天的沖突中,有55人喪生,后來又有19人死去,受傷者達570多人。死者當中,有32名工人,4名警察,4名軍人,其余均為市民。
波茲南事件發(fā)生后,各國共產(chǎn)黨一開始幾乎都認為這是帝國主義和反革命分子制造的叛亂。6月28日,波茲南廣播電臺聲稱:這是“一小撮挑釁分子和流氓分子為了使外國人親眼看到國家的困難而挑起的騷動”。29日,波蘭《人民論壇報》發(fā)表的一則公告把事件看作是“嚴重的騷亂”,還說:“一段時間以來,帝國主義的特務機關和地下反動力量企圖利用波茲南某些工廠的經(jīng)濟困難和缺點,挑起反對人民政府的活動?!惫嬲J為,“敵人選中正在舉行國際博覽會的波茲南作為挑釁地點不是偶然的”,其目的是給波蘭國家的好名聲“抹黑”,為波蘭發(fā)展國際和平合作“制造困難”。
把波茲南事件發(fā)生的原因歸結為西方國家的“收買”,或者“流氓分子”的挑釁,顯然過于簡單化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解釋越來越難以令人置信。7月18日至28日,波蘭統(tǒng)一工人黨中央召開二屆七中全會。蘇共中央派代表團參加,企圖迫使波蘭黨公開承認騷亂是西方敵對勢力挑起的政治事件。但是,在這個問題上,波蘭工人黨頂著壓力,對波茲南事件作了重新評價,認為事件主要是由官僚主義者對工人不關心造成的,而階級敵人乘機利用了人民的不滿。會議通過的一項決議指出,由于官僚主義的偏差,對人民的要求“采取冷漠的態(tài)度”,結果導致事件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