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一個地方當什么書記,當什么長,人家來請示工作,求你辦事,你走了,這些情況就不存在了,還會門庭若市嗎?我離開江西以前,給家屬子女提了三條要求,一是不要管閑事,不要聽閑話;二是要學會過老百姓的生活;三是不找領(lǐng)導,不提要求。
三、要學習“鼻子”精神,只求奉獻,不求索取。人長有兩只眼睛、兩只耳朵、一個嘴巴,就是要你多看、多聽、少說。但眼睛有時會看錯事、看錯人,耳朵有時會偏聽偏信,嘴巴容易說錯話。有人甚至為了好看,還割個雙眼皮、掛上耳環(huán)、涂層口紅。相比之下,鼻子的優(yōu)點就很多:一是有同情心,眼睛流淚,它也跟著流鼻涕。二是很勇敢,人一旦傷風感冒,它先打噴嚏、發(fā)信號。三是順其自然,不求粉飾。四是很講團結(jié),兩孔溝通,互相配合。五是很開朗,什么氣味都能吸進去,也能吐出來。一個人做官是暫時的,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我們都要向鼻子學習,對人民富有同情心;遇到不正確的東西,敢于作出反應;多做貢獻,不求索?。粓F結(jié)一心干工作,不搞無原則的磕磕碰碰;大肚能容,不要小肚雞腸。
四、我們大家都去過佛教寺廟,寺廟中各位神佛的位置安排是很有學問的。一進大門,兩邊有四大金剛,即風調(diào)雨順,各司其職。中間是彌勒佛,笑口常開,很講團結(jié)。彌勒佛后邊立著橫眉怒目的韋陀,他剛正不阿,扶正祛邪,與彌勒佛形成相互補充的關(guān)系。走進大雄寶殿,正中間立著佛祖釋迦牟尼,兩邊站著佛祖的兩個弟子,一個記憶力好,把佛祖布道講法時說的話都記在心里了;另一個文字組織能力強,把佛祖的話整理成文字,形成了佛教經(jīng)典。因為他倆對佛教的貢獻大,所以放在佛祖兩邊,十八羅漢也沒有攀比的。世界上凡是存在的東西都是有原因的。從寺廟中神佛的位置排列,我們可以聯(lián)想到其他一些問題,對我們的工作也會產(chǎn)生一些啟發(fā)。比如班子的配備,起碼應該注意這么三條,一是結(jié)構(gòu)合理,二是人盡其才,三是“論功行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