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郭原來是公司的普通職員,在總裁辦公室負責一些雜事。當公司出現(xiàn)一些臨時事情時,其他人都推來推去,生怕責任落在自己身上,而小郭卻總是主動攬過來,很快就處理完了。從此,同事覺得小郭很好指使,就經常把自己的一些事交給他做。小郭從來不推脫,都是盡心盡力地完成,當然經常搭進一些休息時間。
隨著小郭做的事情的增多,他受到的鍛煉也越來越多,能力也越來越強??偛每丛谘劾?,打內心里喜歡小郭。于是,也經常給他派一些更重要的工作做。
后來,公司要到一個島上開發(fā)皮鞋市場,先派了兩個營銷員去考察。上岸后他們看到的是同一個現(xiàn)象:島上所有居民都打赤腳。但是,回來后他們向老板匯報的情況卻不同。一個說:“這里沒有市場,因為島上的居民都不穿鞋。”另一個則說:“這里市場太大了,因為島上的居民都沒鞋穿?!?/p>
兩個信息到底參考哪一個?為了穩(wěn)妥,老板又派了第三個營銷員,就是這個小郭。上岸后,郭經理看到的也是所有居民都打赤腳。但是,他沒有急于匯報,而是做了一個具體的策劃方案,報給總裁后,很快得到了批準。小郭也被授權全權負責這個市場的開發(fā)。
首先,他大量調查和走訪居民,問他們?yōu)槭裁床淮┬?。所有人都回答:“鞋是什么東西?你們?yōu)槭裁匆┬??我們老爺爺都沒有穿過鞋?!庇谑沁@個營銷員認識到,不穿鞋在這個島上已經是一種文化。要開發(fā)皮鞋市場,必須培養(yǎng)新的穿鞋文化。
第二件事,拿了一把尺子,去測量居民的腳的尺寸,好讓設計人員重新設計鞋樣。因為,他分析,原來的鞋樣是為常年穿鞋的人設計的,這個島上的居民常年不穿鞋,腳趾都是散開的,因此,必須重新設計。
第三件事,在島的中心廣場建了一個特大型的雕塑,雕塑形象是典型的居民的形象,穿的服裝也都是島上的民族服裝,肩上扛了一大筐島上特有的水果,腳上卻穿了一雙皮鞋。皮鞋又精致、又漂亮。在雕塑的旁邊,有一個大型櫥窗,里面貼上了各種皮鞋的照片,每個照片下面,詳細用島上通用的文字介紹了穿鞋的好處。
穿皮鞋的雕像引起了島上居民的極大關注,很快皮鞋成為他們茶余飯后的談資。
第四件事,在廣場旁邊租了一間房,開了個易貨貿易商店,允許用水果換皮鞋。很多人雖然覺得穿不穿都行,但是,看到兩筐水果就可以換得一雙皮鞋,而水果在島上有的是,于是紛紛換來試穿,還真的找到點兒不同的感覺,一些人就開始了穿鞋的生活。
第五件事,即租了一艘船,定期把水果運出去,把皮鞋拉進來。一年以后,這個島上的皮鞋市場被打開了。
小D記錄到這里,突然想到點什么,馬上在旁邊畫了個方框,把想法記錄下來。
小D感言
前兩個業(yè)務員,是在為老板工作,是打工者心態(tài)。
這種心態(tài)的邏輯是:你讓我調查市場情況,我調查了,并且把調查結果報告你了,以后怎么辦,等你發(fā)話。
老板對這種員工的感覺是,覺得不對勁,但又說不出什么,不知道哪里不對。
郭經理,是在為自己工作,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做,是主人翁心態(tài)。
首先,郭經理具有強烈的補位意識,工作安排中出現(xiàn)空當,就主動補位,這是他得到老板關注、同事認同的主要原因。
其次,在調查市場時,他有主人翁心態(tài)。這種心態(tài)的邏輯是:老板讓我調查市場,是為開發(fā)市場做準備。我要把開發(fā)市場當成自己的事做。有什么信息?信息有什么意義?什么在影響市場開發(fā)?這些因素怎么克服?為了開發(fā)市場,我還能做什么?
郭經理能想到那么多主意開發(fā)市場,僅靠他的主動工作精神和敢于負責的精神是不夠的。他想到的主意很符合實際、很有效,這還要靠他的業(yè)務知識、業(yè)務技能和經營理念。第一個認為沒有市場的人,實際上是“做買賣”的理念;第二個認為市場很大、但是沒有開發(fā)建議的人,實際上是“做生意”的理念;郭經理則是典型的“做市場”的理念。如果主動性、積極性是指工作意愿的話,那么,知識、技能、理念就是工作的素質。
今天,小D格外高興,小A的轉變雖然前幾天已經有些跡象,但是,這么快就轉變到這種程度,還是有點意外。在小A敘述郭經理的事跡時,始終透露著一種欣賞、欽佩的表情。最后,小A說:“如果都像郭經理那樣,那我們的企業(yè)真的會不得了?!?/p>
小D覺得,自己的努力方向是對的。這些天,專門關注了一下成功人士,逐步從他們身上找到了一些共同點,這些對自己的將來肯定有很大幫助。
他覺得,老師布置的任務,差不多有點眉目了。
盤點與思考
一、企業(yè)只給一天的課酬,可是老師卻花費一周的時間備課,您覺得值嗎?
二、代表學校參加學術會議,老師卻自己承擔費用,您認為老師傻嗎?
三、看完8000元的哥的事跡,您有什么感想和啟發(fā)?
四、看完湯斌的事跡,您有什么想法?
五、郭經理建雕塑的事,對您有什么啟發(fā)?
六、讀后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