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商者無域
——“華人首富”李嘉誠的商道真經
在推銷中找到人生方向3
沒大學文憑也能做出一番事業(yè)6
做人第一,賺錢第二9
既敢于競爭,又善于競爭14
江河不擇細流的經營觀17
沒有一個行業(yè)會一直好下去21
對自己要節(jié)儉,對他人要慷慨24
一個“誠”字贏天下28
賺錢機會無處不在32
用全球化思維做生意34
讓家族生意“富過三代”38
第二章 坐地為王
——“QQ之父”馬化騰贏在“深圳基因”
財富源于創(chuàng)業(yè)夢想45
“專注”成就了今天的輝煌49
給網民做最有用的東西53
“三問”式的經營哲學理念56
最重要的工作是體驗產品60
用陽光做法博得陽光財富63
模仿性創(chuàng)新+全業(yè)務競爭戰(zhàn)略66
從模式驅動到技術驅動70
人品第一,專業(yè)能力第二73
第三章 產業(yè)鏈競爭
——“農牧巨子”謝國民危機中自救
銜著金鑰匙出生的富家子79
農業(yè)比原子彈更重要82
抓住了機會才會有錢掙85
利用好泰國豐富的農業(yè)資源90
危機中要學會自救93
有了科技人才,錢就不會花光97
產、供、銷一條龍主義100
把握政策,贏得商機103
把孩子放在師傅的腳邊106
第四章 富過三代
——“金融巨擘”陳弼臣讓泰國經濟超前15年
八塊大洋闖泰國113
服務華人經濟圈的銀行家116
讓泰國經濟超前15年120
小人物,大人物,一個都不能少123
選拔接班人是頭等大事125
“信譽”撐起了家族事業(yè)128
青出于藍而更勝于藍132
成功與否在于你想不想要135
第五章 人脈勝出
——“星洲富豪”連瀛洲把人意變成生意
有志向,方能成功141
做生意要屢敗屢戰(zhàn)144
最年輕的商會會長146
投身最吃香的銀行業(yè)149
讓更能干的人擔任要職151
眼光獨到,決策果斷154
善交朋友懂應酬156
絕對不會忘記中國160
第六章 贏在專注
——陳克威、陳克光叫板家樂福
千方百計當老板165
“中國城”找到創(chuàng)業(yè)靈感167
兩兄弟親密合作170
利薄自然多銷,多銷不愁利薄173
費勁心思招攬顧客175
瞄準特定消費群體177
經營不忘人情味兒180
科技是公司的最佳員工182
做生意就是做關系185
“晨早視察,風雨無改”187
第七章 資源整合
——“地產巨頭”朱孟依悶聲發(fā)大財
做企業(yè)就要每天睡不好覺193
做整合資源的妙手大亨195
親歷親為才可以把握細節(jié)198
抓住一切機會賺錢201
堅持“悶聲發(fā)大財”204
辦成一切看似不可能的事207
挖墻角是為了爭奪人才210
拿3年的地,蓋5年的房子212
打造房地產全產業(yè)鏈215
第八章 工字不出頭
——“潮州硬漢”林百欣從打工仔到大老板
從底層做起的大老板221
創(chuàng)業(yè)必須對自己狠一點225
把雞蛋放進不同的籃子里229
有工作的人生才有意義232
“只租不賣”的地產物業(yè)準則236
把“鱷魚”品牌發(fā)揚光大239
“亞視”造就香港娛樂傳奇243
讓家族生意后繼有人246
成功沒有“僥幸”兩個字251
樂善好施的大商人254
第九章 險中求利
——“關系之王”羅康瑞永遠做贏家
豪門少年靠打工生活261
借了父親10萬元起家263
機緣巧合闖入了內地市場267
獨到的舊城改造專家271
信奉不熟不做的理念275
財務穩(wěn)健才會看得更長遠280
投身中國城市化建設284
管理上的學院派288
兒孫自有兒孫福292
第十章 狙擊股壇
——“商海怪杰”劉鑾雄玩轉資本魔方
自立門戶是成功的開始299
香港股壇狙擊手303
他與李嘉誠惺惺相惜307
活躍于物業(yè)投資市場311
賺錢離不開資本運作術315
熱衷藝術品投資的收藏家318
附錄:全球潮籍行業(yè)冠軍榜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