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寧可踩滑步,不要說溜嘴

張口閉嘴的學問 作者:忠實


人與人的關系,一旦變得親密就容易不拘小節(jié),甚至會逾越界線。界線一旦逾越了,必會危及彼此的交情。

阿拉伯有句諺語說:“腳步踩滑總比說溜了嘴安全?!辈徽摱嗝从H密的朋友,還是必須有所節(jié)制,才不致壞了交情。

人是感情的動物,每天的心理狀態(tài)都不會相同。不但如此,每天受到天氣、季節(jié)變化的影響所產(chǎn)生的情緒也各不相同,所以一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是隨時在變化的。

簡單地說,一個人的反應會因為紛擾的心情而有所不同。如果你以為對方和自己的關系非比尋常,不會和自己計較或是以為對方能夠了解自己的心意而未加注意,反而,很可能在不經(jīng)意的情況下使對方受到傷害。

與人誠心交往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但卻不是把心中所有的事都和盤托出,而是要一步一步慢慢地進入狀態(tài)。

不論多么親密的朋友,交談的措辭都不可疏忽,因為謹慎言辭就是一種禮儀的表現(xiàn)方式。人的內(nèi)心深處絕對還是有與他人“不同”的地方,然而,不論是哪個時代,都會有人大嘆“禮儀淪喪”。

現(xiàn)今還遵守著傳統(tǒng)禮儀的人,的確是越來越少了,但這兒所指的禮儀不是那些繁文縟節(jié)的形式,而是你是否真正地了解到了禮儀的本質(zhì)。

禮儀并沒有特定的界限,但在和朋友長期交往之中,隨時注意恪守禮儀與自我節(jié)制卻是很重要的。一旦逾越了禮儀或失去節(jié)制,很容易會失去許多朋友。

說話要留有余地

一家報社的記者受領導之命準備去完成一項有難度的采訪任務,當領導問他有沒有問題時,他拍著胸脯回答說:“沒問題,包您滿意!”過了三天,他沒有任何動靜。領導后來問他進度如何,他才老實說:“不如想象的那么簡單!”當時,領導雖然沒說什么,但對他前幾天拍著胸脯的回答已有些反感。

某人和同事有些不愉快,他向他同事說:“從今天起,我們斷絕所有關系,彼此毫無瓜葛……”此話說完還不到兩個月,他的同事成為他的上司,此人因講了過頭的話,只好辭職了。

這都是把話說得太滿而給自己造成窘境的例子。把話說得太滿就像將杯子里倒?jié)M了水,再也滴不進一滴水,再滴水就溢出來了;也像把氣球充足了氣,再也灌不進一絲絲空氣,再灌就要爆炸了。當然,也有人把話說得很滿,而且也做得到。不過凡事總有意外,而這些意外并不是人能預料的,話不要說得太滿,就是為了容納這個“意外”!杯子里留有空間就不會使杯中物因加進其他液體而溢出來,氣球留有空間便不會因再充一些空氣而爆炸,人說話留有空間,便不會因為“意外”出現(xiàn)而下不了臺。所以很多政府官員在面對記者的詢問或議員的質(zhì)詢時,都偏愛用這些字眼,諸如可能、盡量、或許、研究、考慮、評估、征詢各方意見……這些都不是肯定的字眼,他們之所以如此,就是為了留一點空間好容納“意外”。那么我們平時說話時應注意哪些方面呢?

做事時,你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對別人的請求可以答應,但不要“保證”,應代以“我盡量,我試試看”的字眼。

(2)上級交代辦的事當然接受,但不要說“保證沒問題”,應代以“應該沒問題,我全力以赴”之類的字眼。

這是為了萬一自己做不到,也好給自己留條后路,而這樣說事實上也無損你的誠意,反而更顯出你的審慎,別人會因此更信賴你!事沒做好,也不會責怪你!

做人方面,你應注意:

(1)與人交惡,不要口出惡言,更不要說出“誓不兩立”之類的話。不管誰對誰錯,最好出言謹慎,以便他日還有攜手合作的機會。

(2)對人不要過早下評斷,像“這個人完蛋了”,“這個人一輩子沒出息”之類的話最好不要說。人的一輩子很長,變化很多,也不要一下子評斷“這個人前途無量”或“這個人能力高強”??傊?,應多用“是……不過……如果”之類的話語。

當然,人性叢林中的狀況并不僅這幾種。固然把話說滿有時也有實際上的需要,但除非必須如此,否則還是保留一點空間為好,既不得罪人,也不會把自己陷入困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