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7.迷魂古墓(2)

新疆探秘錄之獨目青羊 作者:冷殘河


在這奇怪的聲音之中,那個人影又出來了,不過這次他不是蹲立著,而是半倚半靠在墻壁上,肚子腹腔被撕開,身上鮮血橫流。

王中南打開手電,“刷”地朝那個影子那兒照過去,像前幾次一樣,影子立刻消失無蹤。這一次,他明白了,他打著手電對著弧形的石壁仔細地觀察,沒錯,看似光滑無比的人面像脖子上其實有著許多針眼那么大的孔。

剛才他們沒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第一是怕那個人在后面襲擊袁森,所以沒開手電;第二,人面像的脖子不是靜止的,帶孔的那一部分其實一直都在轉(zhuǎn)動,那部分石壁鑲嵌在外部石壁里面,中間的空隙很小,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蹲立的影子才會忽隱忽現(xiàn)。

影子的形成肯定與光有關(guān),他們能夠看到那個蹲立的影子,就是因為光芒照射在那個影子身上,影子把光擋住了才造成的。

王中南敲了敲轉(zhuǎn)動的那塊石壁,回聲很沉悶,這么堅硬的石壁內(nèi)芯,很難鑿開,就算用炸彈,也不好弄炮眼。

但是,既然月光能夠照進去,就一定有入口能照進光源,而且通過影子的大小可以判斷,入口的面積應(yīng)該不會太小。

三人繞到對面,對面的沙臺面積就小得多,只能容納一只腳的寬度,一不小心人就容易掉下去。從沙臺往上,有十多米的高度,越往上石頭雕像就越逼近人的體態(tài),耳朵頭發(fā)都相當逼真,這樣就導(dǎo)致打著手電能看清楚的部分也是很少,許多地方都被凸出來的石塊給擋住了。

王中南把手電遞給袁森,他翻身攀上石壁,朝人面像頭上爬去。沙臺上的人面像坡度很小,沒有緩沖地往上升,王中南攀得十分艱苦,好幾次差點掉下來。這種沒有保護的攀巖相當危險,而且掉下來就是沙臺,沙臺只有表面一層薄沙,十幾米的高度即使不摔死,八成這輩子也別想站起來走路了。

王中南爬到人面像的頭頂上,仔細查看了一番,接著他又往側(cè)面下了兩米左右的高度,下到人面像的左耳上。上面風(fēng)大,王中南朝袁森和巴依喊了幾句話,都被風(fēng)吹散了,聽不清楚,他只得招手讓袁森和巴依爬上去。

王中南從背包里掏出登山繩,把繩子一頭綁在人面像的耳朵上,另一端垂了下來,袁森和巴依抓著繩子很快就爬到人面像的耳朵上。

兩人上去,才發(fā)現(xiàn)那是一個橢圓的洞口,直徑大概只有一米左右,洞內(nèi)頗為幽深,月光照不到底。

王中南把背包里的幾根繩子全部掏出來,綁在一起,垂到洞內(nèi),袁森自告奮勇打頭陣,第一個爬了進去。洞內(nèi)果然深得很,二十多米的繩子垂下去還沒到底,袁森口含手電,照到一個石雕,落在石雕上,才順著石雕滑下去。

袁森下到底下,用手電朝洞口打了信號,王中南和巴依也跟著爬進來。

洞內(nèi)是一個巖石鑿出的墓室,面積不怎么大,袁森奇道:“按照我們剛才的推斷,那個形似庫爾班礦長的人應(yīng)該是在這個山洞里才對……”

王中南在一塊巖石后面發(fā)現(xiàn)了一個出口,巖石把出口堵得很嚴實,三人合力將巖石推開。石頭后面就是一個僅能容納一人蹲著才能出去的洞口,移開石頭,他們在沙臺上時聽到的那種石頭傾軋的聲音又響了起來。就好像是碾路機碾在石頭上一樣,聲音中間還夾雜著石頭碎裂的聲音,人聽了十分難受。

人面沙雕的頭頂上的風(fēng)沙原本很大,但是下到這么深的洞穴里,洞穴里的空氣流動就不那么明顯了??墒?,石頭后的洞口里,卻吹來了很大的風(fēng),吹在人身上冷颼颼的,直起雞皮疙瘩。

三個人只有一把手電,王中南拿在手里,當先鉆了出去,袁森跟著,巴依在最后面。穿過洞口,外面的空間就非常的大,大到王中南的手電照過去,還看不到頭,無邊無際都是茫茫黑暗,空間上空是一個低低壓下來的穹頂,給人一種相當壓抑的感覺。

三人站立的地方是一條長長的墓道,墓道相當?shù)恼?,僅能容下一個人雙腿并攏站立,這樣就導(dǎo)致三人只能一前一后地站在墓道上,小心翼翼地朝前走。

墓道上不時可以看到一些蟲子老鼠的尸體,就像在沙漠里發(fā)現(xiàn)的人類尸體一樣,這些動物的尸體都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干尸。脫水的身體癟下去,匍匐在墓道上,讓人覺得奇怪的是,那些蟲子雖然看起來像甲殼蟲,可是體型卻特別的大,有些大的就有成年人拳頭般大小,特別嚇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