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碼1:情緒認知
情緒的認知能力是情商的一個基本內(nèi)容,即了解自我,能夠察覺某種情緒的出現(xiàn),審視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監(jiān)視情緒的時刻變化。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自知者智,自勝者強”。只有正確認識自我,了解自身的真實感受,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來管理自己的情緒,成為生活的主宰;只有妥善地控制情緒、表達情緒,才不至于成為令人生厭的喜怒無常之人。
情商的高低,正是從自我情緒的察覺開始。面對外界刺激時,不同情商的人會采取不同的情緒反應模式。低情商的人受到刺激后,通常對自己的情緒毫無察覺,不論時間、地點是否合適,都會直接采取反應行為。比如,有人罵了他一句,他會立刻暴跳如雷地罵回去;有人否定他的觀點,他會馬上陰沉著臉;遇到不如意的事,他會接連幾天都無精打采……有時候他們發(fā)泄完情緒后會后悔,覺得不該發(fā)火,不過已經(jīng)為時太晚。而高情商的人面對外界刺激時,通常不是馬上作出回應,而是迅速進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他會下意識地詢問自己:我該作出怎樣的反應,才能不失禮數(shù)、恰到好處地處理眼前的難題?在他的潛意識里,處變不驚、沉著冷靜是一種良好的素養(yǎng)。這并不意味著高情商的人每次遇到刺激后,都要經(jīng)過一連串復雜的分析和判斷,更不能說他們一直“后知后覺”。他們能做到理智應對外界刺激,只是因為他們在經(jīng)歷刻苦的情緒認知訓練后,已經(jīng)形成了察覺情緒、管理情緒的心理和習慣。我國自古就對情緒的認知非常重視。早在一千多年前,諸葛亮的夫人黃月英的送扇故事就體現(xiàn)了這一點。
當年,諸葛亮聽說黃月英十分有才,就去黃家提親。黃父與諸葛亮談了一會兒后,就讓黃月英送他出門。黃月英把他送到門口時,拿出一把羽扇相贈(就是諸葛亮從不離手的那把羽扇)。黃月英對他說:“先生可知我送你這把羽扇的用意?”諸葛亮說:“是禮輕情意重吧。”黃月英笑了笑,說:
“這只是原因之一。諸葛先生,你剛才與家父暢談天下大事時,我留意到了你的情緒。當提到劉備三顧茅廬請你出山時,你就眉飛色舞;當講到你的壯志和滿腹經(jīng)綸時,你就氣宇軒昂??墒牵野l(fā)現(xiàn)你一提到曹操就緊鎖眉頭,一提到孫權便憂心忡忡。諸葛先生,男兒大丈夫要沉得住氣,不能將自己的情緒輕易暴露出來。如果你把情緒暴露在外還不自知,恐怕會被敵人看穿你的心思。我送這把扇子給你,是用來給你擋臉、遮掩情緒的。”
黃月英贈扇的用意在于提醒諸葛亮:時刻關注自己的情緒變化,掩藏好情緒,別讓情緒成為人生道路上的絆腳石。此后,諸葛亮扇不離手。草船借箭、六出祁山、唱空城計等生死存亡的關頭,他總是輕搖羽扇,波瀾不驚,胸有成竹,創(chuàng)下了卓著的功績。
其實,歷史上還有很多典故說明了情緒認知的重要性。皇帝的頭上有個冕,上面有珠子垂下,可擋皇帝的臉,因為他的情緒和心態(tài)是不容被人輕易察覺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如果情緒隨境遇的不同而作出相應的波動,那是正常而合乎情理的。但是,如果情緒過于極端化,你又無法及時察覺,不能掌握控制情緒的方法,那么你就很容易受情緒的困擾。情緒波動太大、喜怒無常的人,不但無法在事業(yè)上獲得成功,就連在日常生活中也會處處受挫。你會發(fā)現(xiàn),但凡在事業(yè)上有著顯赫成就的人,他們都能在眾人面前及時察覺到自己的情緒,并能妥善地隱藏情緒、控制情緒,這就是他們具有高情商的一個體現(xiàn)。
密碼2:調節(jié)負面情緒調
節(jié)負面情緒的能力是情商的第二項內(nèi)容。高情商的人通常有這樣的能力:他們能抑制感情的沖動,克制急切的欲望,及時化解不良情緒,擺脫負面情緒的困擾,使自己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每種負面情緒都會給人一種推動力,推動當事人做出舉動。這種推動力或許可以指明一個方向,也可能會成為一分力量。其實,當人們面對負面情緒的時候,問題不在于情緒的本身,而在于當事人有沒有運用情緒的能力。如果一個人在情緒上沒有選擇的能力,那么負面情緒將附著在他身上,主宰并控制他的思想和行為;而一旦具有調節(jié)情緒的能力,他便會對負面情緒產(chǎn)生新的看法,并賦予它全新的價值。當我們專注于那些不順心的事情,從而處于一種負面的情緒狀態(tài)下時,這種情緒狀態(tài)往往會幫助我們對自己身處的環(huán)境作出評價,并幫助我們看清事情的本質,找到解決難題的方法。
當一個人對負面情緒有了深刻的認知后,還需要在任何時候都有調節(jié)負面情緒的能力。因為,負面情緒帶來的影響有兩方面:一方面是鞭策人們積極向上;另一方面若沒有妥善處理這些情緒,它將會影響人們工作和生活的順利進行,而一旦讓負面情緒肆意蔓延,它還會造成人們的心理障礙,嚴重危害人們的身心健康。哈佛大學曾經(jīng)對1600 名心臟病患者進行了情緒調查,發(fā)現(xiàn)他們當中患有焦慮癥、抑郁癥的人比普通人多了3 倍。由此可見,常受負面情緒困擾的人,很有可能患上某種生理疾病。我們可以毫
不猶豫地說,學會調節(jié)負面情緒不僅是一種事業(yè)需要,更是一件關乎生命健康的大事。
負面情緒還有放大與擴散效應:一個核心的負面情緒可以引發(fā)很多種其他的負面情緒,這些情緒交織在一起,讓當事人身處迷霧之中,不知道哪些是主要情緒,哪些是次要的,從而使當事人無法對準情緒作出合適的調節(jié);負面情緒總是擴散得很快,一個人的負面情緒可能會傳染給其他人,給周圍的人造成情緒困擾。這種負面情緒對少年兒童的危害最大。因為一個人在少兒時期,思想性格還沒定型,思考能力和應對能力都相對較弱,很容易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和誤導。
調節(jié)負面情緒的能力比較匱乏的人,常常會覺得心情低落,生活一片灰暗;而對情緒掌控自如的人,則能很快走出人生的低谷,重新整裝出發(fā),并能把這種明媚與幸福感傳遞給周圍的人。
我們可以來看看下面這則關于情緒傳遞的故事:
有一位太太請了個粉刷匠到家里粉刷墻壁。粉刷匠一走進門,便看見那位太太的丈夫雙目失明,頓時流露出憐憫的目光。不過,接下來的日子里,粉刷匠發(fā)現(xiàn)男主人十分開朗樂觀。于是,他們聊得很投機。男主人從未提起自己的缺憾,粉刷匠也不再覺得男主人令人同情。工作完畢后,粉刷匠拿出賬單遞給太太。那位太太發(fā)現(xiàn)賬單上的數(shù)目,比預先談好的價錢低了好多,于是驚奇地問他:“為什么少算了這么多呢?”粉刷匠微笑著回答說:
“因為與你先生的相處讓我覺得很愉快。他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令我覺得自己的境況一點也不壞。少算的那一部分,就當做我的一點謝意吧。感謝你的先生,教會我不再把缺憾當做一種不幸?!敝婪鬯⒔硨φ煞虻某绨莺?,她落下了熱淚。因為她知道,那位慷慨的粉刷匠,在一次車禍中失去了一只手。
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即使很不幸,我們也不能阻止它的發(fā)生,負面情緒的到來也沒有任何信號??墒牵覀兡軌蛘莆兆约旱男膽B(tài),調節(jié)負面情緒來適應周圍的環(huán)境。當你情緒低落時,你的意識應該立刻提醒自己:“喂,不要忘了,它是能夠為你服務的。”在人生道路上,你完全可以選擇自己想要體驗的情緒,只要你懂得選擇自己面對情緒時的態(tài)度。
密碼3:意志控制力
控制意志的能力也是情商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高情商的人通常會在意志控制方面體現(xiàn)出如下品質:在各種困難和挫折前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充滿自信并自我激勵,能盡快找到渡過難關的方法;擁有頑強的意志,始終堅守信念,直到達到自己的目的。
不斷受到激勵是擁有頑強意志的前提。所謂激勵,就是指通過各種客觀因素的刺激,引發(fā)人的潛在能力,使人達到一種興奮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能調動人的積極性,使人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朝著期望的目標前進。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一個沒有受到激勵的人,只能發(fā)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到激勵時,能力的發(fā)揮會達到%~90%。
激勵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他人激勵,另一種是自我激勵。作為家長,你不僅要不斷激勵自己的孩子,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更要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激勵能力。受到激勵,并能做到自我激勵的孩子,能夠從小保持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遇到困難不畏縮、不退卻,逐漸培養(yǎng)起頑強的意志、堅強的品格,從而取得最終的成功。
成功總是屬于不懈努力并不斷自我激勵的人。有時候,大多數(shù)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鼓勵,等著別人給自己加油打氣,殊不知與其等待別人來
勵自己,不如學會自我激勵。一個能做到自我激勵的人,不會輕易選擇放棄,這源于兩種魔力:① 強大的自信;② 樂觀的思想。
1991年,一位叫做坎貝爾的女子成功地徒步穿越了非洲,戰(zhàn)勝了森林和沙漠等險阻。當人們問她為何能完成這一令人難以想象的壯舉時,她從容地回答說:“因為我說過我能?!比藗冇謫査鴮φl說過“我能”,她的回答是:“對自己說過。”由此可見,自信是學會自我激勵的首要條件。英國著名作家薩克雷說過:“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比松褪沁@樣的,你覺得自己行,那么你就能行;你若覺得自己不行,那你就一定不行。
有個人的臉上長了一顆黑痣,但每天照鏡子時,她從不去看那顆黑痣,反而專注于欣賞自己迷人的眼睛和婀娜的身材。于是,她每天都春風滿面、神采奕奕。面對不可避免的缺陷和挫折,我們要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著名的哈佛大學教育學家克萊里·薩弗讓曾經(jīng)指出:“若你能改變思想,從悲觀走向樂觀,你便能改變自己的一生?!焙芏嘌芯恳捕急砻?,樂觀能令人更加健康幸福,并且能助人取得成功。相反,悲觀的人總是抓住生活的缺陷不放,輕易地放棄希望,最終一無所成。因此,擁有樂觀向上的人生觀,不斷進行自我激勵是取得成功的保證。有時候,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樂觀地看待自己的不足和缺點:如果你是一只烏龜,那就不要和兔子比誰跑得快,而該和它比誰更長壽。
提高自己的意志控制力,遭遇挫折時充滿自信,面對逆境時堅守信念,持之以恒,這樣才能邁入高情商的行列。密碼4:人際交往能力交際能力是指在一個群體內(nèi)能否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能力,是衡量一個人情商高低的重要準則。馬克思曾經(jīng)說過:“人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每個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如何理順這些社會關系、如何提高生活質量就涉及交際能力的問題。據(jù)有關資料顯示,一個人獲得成功和幸福的因素中,85% 取決于人際關系與處世技巧,而技術、知識等因素僅占15%。經(jīng)調查顯示,某地被解雇的4000 人當中,因處理不好人際關系而遭解雇者高達90%。因此,提高交際能力是修煉情商的一門重要課程。
交際能力一般分為兩個部分:① 認知他人情緒的能力;② 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能力。
能夠認識他人的情緒,并盡力滿足他人需求是高情商的重要標志,也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先決條件。但這并不意味著去拍別人的馬屁,一味地阿諛奉承,而是說應從內(nèi)心深處去欣賞他人,并客觀地對他人作出評價,并及時給別人提供幫助。高情商的人都有一種潛意識:敬人者人恒敬之。
也就是說,只有尊重他人,重視他人情感,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與重視。
要知道,你需要別人的理解與關懷,別人也同樣需要。人們需要別人的理解,就像向日葵渴望陽光一樣迫切??梢韵胂?,當你對他人說出“我理解你的感受”、“我知道你此刻的心情”時,你們之間的心理距離會被瞬間拉近。
關懷他人并不需要什么轟轟烈烈的壯舉,僅僅一個微笑、一句鼓勵、一聲贊美這些微小的行動便能給人帶去溫暖。
尊重他人情感的最終歸宿是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一個人若想成就一番大業(yè),必定少不了他人的鼎力相助,如同一座頂天立地的大廈,若沒有棟梁的支撐,便會頃刻倒塌。事實證明,孤軍奮戰(zhàn)的人比善于合作的人取得成功的概率要小得多。歷史上的官渡之戰(zhàn)便深刻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
東漢末年,袁紹擁有多于曹操數(shù)倍的兵力,與曹軍決戰(zhàn)于官渡卻大敗。
究其原因,正是由于袁紹剛愎自用,忽視下屬的忠言而導致人心背離,致使許攸轉向曹操獻計。在這場戰(zhàn)役中,袁紹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就是忽視他人的力量,沒有妥善處理與下屬的人際關系,最終將自己的幫手逼走,削弱了自己的實力。而曹操在這次戰(zhàn)役中卻表現(xiàn)出了極高的情商。他深刻地理解“人際關系決定人心向背,人心向背決定事業(yè)成敗”這一道理,于是慷慨地接納了許攸的投誠,譜寫了“振臂一呼,應者云集”的英雄篇章。
善于處理人際關系的人,懂得巧妙運用他人的智慧來促成自己的成功,并實現(xiàn)利人利己的雙方共贏?;ゾ椿セ莸奶幨婪绞?,比各掃門前雪的獨善其身的處世方式要高明得多??梢赃@么說,若兩個人擁有同等的智力,懂得八面玲瓏的那一方,必定比孤高自傲的另一方更易取得成就,更易贏得他人的尊重。
這就是高情商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