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樂于被調(diào)侃的老板

與世界對話 作者:郭亮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一個叫“深夜秀”的電視節(jié)目中,主持人杰·雷諾(JayLeno)每天都要說幾個關(guān)于總統(tǒng)的笑話。這些笑話是這位脫口秀主持人最受歡迎的地方。而且這還不只是這位主持人的專利,他的競爭者們每天也都在節(jié)目里調(diào)侃總統(tǒng)。

事實上,在美國的脫口秀圈子里混,如果不會講總統(tǒng)的笑話,就跟喬布斯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tǒng)一樣,是一件怪異的事情。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美國總統(tǒng)——世界上最有權(quán)力的人物之一,不僅沒有架子,甚至自己也樂于被別人調(diào)侃。不拘小節(jié),是很多大人物的特色,而幽默和自嘲,則為其錦上添花。有了這些軼事,名人不再遙遠,甚至親切得像鄰居。

俞敏洪也是如此。在新東方,大家親切地叫他“老俞”;在新東方,大家都喜歡拿他開玩笑;在新東方,他的段子傳得比感冒病毒還要快。

參加過新東方英語培訓課程的學員,大概都聽老師們講過俞敏洪的段子。每個在新東方任教的老師都人手數(shù)段,新東方的學生沒有人不知道老俞的糗事。老俞的軼事成為新東方必不可少的一道風景。

流傳最廣的,是老俞的電線桿情結(jié)。當年新東方起步的時候,老俞每天提著玉米糊在電線桿上刷廣告,那段艱苦的日子如今傳為美談。據(jù)說有一次市容改造,規(guī)劃要把北京新東方學校前面的兩根電線桿拆了。老俞知道后急了,硬是不讓拆。這兩根電線桿是自己共患難的好朋友,怎么舍得?最后終于用7萬塊錢搞定。

其實,每個人生命里最刻骨銘心的記憶,不一定是“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反而可能是那些為了追逐自己的夢想而艱難前進,在泥濘的路上留下的一串串足跡。

對于俞敏洪來說,在十多年前每天騎著自行車在寒冷的冬日里貼廣告的日子里,最親近自己、陪伴自己的,正是那一根根沉默著的電線桿。如今功成名就,而那些電線桿仿佛還在默默地訴說著當年的苦難與艱辛。它們是俞敏洪的人生從凄涼到輝煌、從絕望到希望的見證,無怪乎俞敏洪對電線桿有著特殊的情結(jié)。

新東方的老師都知道老俞最差的就是數(shù)學,大家都認為這個老板肯定很好蒙。新東方剛起步的時候,第一天進賬100塊錢,老俞特地把兩個老師叫到家里來發(fā)工資,指著他們說:“你,四十;你,四十;剩下都是我的,以后都這么分。”兩個老師高興壞了,心想這個老板這么傻,以后日子有指望了。還沒高興完,新東方第二天賺了1000塊錢,老俞又把兩個老師叫到家里發(fā)工資。老師興高采烈地來了,老俞指著他們說:“你,四十;你,四十;剩下都是我的,以后都這么分。”

老俞的鈔票都是用麻袋裝的,特別有氣勢。每月發(fā)工資那天,老俞就扛一麻袋鈔票到公司,在辦公桌上堆得高高的,像小山似的,活像黑社會做完大買賣要分贓的樣子。

羅永浩在上課的時候也說過,自己還沒“淪為”新東方教師的時候,也曾經(jīng)是個小學員,和眾多求知心切的孩子們一樣,勤勤懇懇地讀書,對老俞充滿崇拜之情:

“當年我上住宿班的時候,老俞還不像現(xiàn)在這么忙,每期都上山給學員做一次動員演講。那時老俞在我們心中就是神啊。有一天聽說晚上老俞要來做演講,于是我們都早早跑到演講處集合。老俞吃過飯來了,拿起話筒,什么都沒說呢,就是一個響亮的飽嗝,要多不合時宜,就有多不合時宜。我們當時都傻了,互相看了看,臉上卻都洋溢著幸福——多么平易近人的飽嗝??!”

在中央電視臺經(jīng)濟頻道《贏在中國》決賽的節(jié)目現(xiàn)場,俞敏洪作為嘉賓出席。俞敏洪的點評一如既往地平實。他說可以欣賞某位選手的果敢和氣魄,主要是因為自己太懦弱,引來現(xiàn)場觀眾的熱烈掌聲。這是對平民化而且很具親和力的俞敏洪的肯定和欣賞。

從山窮水盡里殺出一條血路,在柳暗花明里找到方向,當年的千難萬苦,如今說出來也不怎么壯烈,只是淡淡一笑?!皠ΠV刀狂世紛云,今將衣缽卸雙肩?!边@一種坦然與豁達的胸懷,也只有曾經(jīng)從絕望中振作、在失敗中奮起的人才能擁有。因為在他們看來,苦難是一筆財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