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堂課:做大養(yǎng)老金“池子”—學會資產配(22)

我們老了怎么辦? 作者:陳婷


報道說,在德國名城德累斯頓,有一棟翻修一新的8層小樓“室友之家”。6位老年朋友共同住在這里已經有一年多了,他們中有5位女士和1位男士。其中一位是安妮塔?施密特女士,她的老伴三年前突然去世后,為了避免過度傷心,她搬離了原來的家。她與相識了60年的朋友賴斯曼一起看了“室友之家”的房子和環(huán)境,然后便一起搬了進來。搬到這里后,大家互相關心,她也不再覺得孤單。

他們中最年輕的室友貝倫斯今年57歲,是個面包師。而住在這里時間最長的羅斯塔斯基則喜愛烹調和旅游。內格爾是這個團體的非正式發(fā)言人。當需要組合安裝家具或掛畫時,他們中唯一的男子羅特才會出現(xiàn)。

這些老人至少一個星期在公共廚房和起居室共進一次正餐,他們還一起出去游玩,一塊兒上劇院。如果有人生病或是受傷,其他人很快就會提供幫助。有帕金森病的貝倫斯說:“我向室友們通報了我的問題,但他們都說沒有關系。在養(yǎng)老院,我老得很快,但在這里,我覺得又年輕了。”

晚上,老人們便回到各自的房間。內格爾說:“晚上,每個人都有寧靜的空間。如果我想和人談話,我總能找到談話的人?!?/p>

模板四:發(fā)揮余熱“老來俏”

日本是世界上人口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日本政府鼓勵老人“再就業(yè)”或“發(fā)揮余熱”?!案啐g雇傭保險法”特別加強了對大量雇傭高齡者的企業(yè)進行獎勵的制度,對工資低于60歲退休時工資的高齡受雇者給予一定的補助。另外,日本政府還采取鼓勵延長企業(yè)職工退休年齡等措施,引導老年人由“老有所養(yǎng)”轉變?yōu)椤袄嫌兴鶠椤薄?/p>

還有英國老人,不少人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他們除了參加志愿性的慈善機構外,不少退休后還開創(chuàng)新事業(yè),做力所能及的事,例如開咖啡館、小飯店或是做企業(yè)顧問、辦咨詢公司等。他們還有一種流行的嗜好:寫作,以積極的方式豐富晚年生活。

美國老人退休之后,既不甘端坐在家中,又不想再做“與世相爭”的事,最樂于做力所能及又有所寄托的社區(qū)義工。另外,他們不改冒險性格,出門旅游成風,滿世界地跑,在旅途中感受大自然和生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