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東浦橋(12)

西湖六吊橋心中未遂 作者:抽屜(柳具足)


“讀生物學有什么好處?”豆科學愣愣地問。

“可以合法解剖小白鼠?!?/p>

“心理陰暗的怪胎。”石號號抄起一把刮刀裝作被割開喉嚨,哽塞地尖叫,“解剖狂!”

“我想保存一些你們的DNA,以便進行基因改造。”咚咚目不斜視。

“他們應該保送你去農業(yè)大學,讓你改良母豬養(yǎng)殖?!?/p>

咯吱一聲。

噓。咚咚示意,他們全體趴到樓板上,匍匐前進到欄桿前,從二樓往下望。

天井西南角一扇門打開,一個人端著一個老式電茶壺走出來。一、二、三。咚咚默數(shù)那人的腳步。那人走向自來水龍頭。四、五、六。紹興老太打招呼,“你回來噠?”七、八、九。倒掉電茶壺里的殘水。擰開龍頭盛滿水。按原來路線返回。十六、十七、十八。咯吱關門。

“看見了嗎?”咚咚神秘兮兮。

“沒看清,一個人,怎么了?”

“頭發(fā)有點長,皮膚雪白粉嫩,腳趾也雪白粉嫩,長袖襯衫扣子一直扣到領口,這么熱的天也扣緊袖口,他怎么了?”豆科學的確具有畫家的驚人眼力。

“那是‘小光頭’。”咚咚翻過身來,扶額沉吟,“他宅在家里快十年了,每天出來倒一次水,過來九步,回去九步,來來去去路線分毫不差……”

“他在房里干什么?打游戲?”石號號想他是否對“小光頭”有印象。

“不知道。他‘宅’的時候家里還沒電腦。以前叫‘自閉癥’、‘家里蹲’,現(xiàn)在叫‘居里夫人’。十年不出天井,每天開一次門。神品宅男……嗷!你的狗在啃我的腳!”

人類皮膚細胞的更新頻率是兩周,血紅細胞一百二十天,經(jīng)過七天長假,校園也萌發(fā)了“陌生而又熟悉”的印象。

“Guten Tag !” 圖書館阿姨用德語打招呼,石號號說:“你去了阿爾卑斯山嗎?”

“不,我去了三清山?!卑⒁痰耐庹Z,柳枝似的參差,氣象站風向標似的轉動,這是她陌生的一面。考試則是他們熟悉的另一面——

數(shù)學單元測試,蘭老師冷淡地蹺起二郎腿……大家認為她是在炫耀美麗的小腿。石號號認為她的教學方法是非常法國式的,雖然他從來沒去過法國,而且他認為她也沒去過法國。如果她愿意,她可以用數(shù)學來寫情詩。

當然,進高中的第一堂主課都是摸底測試,仿佛老師不信任他們的初中成績,把他們統(tǒng)統(tǒng)打碎回爐,塑造進“柳汀”的模具,才是第一要務——熟悉的一面。

他們仍是來此忍受煎熬的。一所由更多乖寶寶組成的重點中學,會少很多戲劇性,但每個人皮膚下的黑羊并沒有停止嘶叫。每個人都為成長與生存而戰(zhàn)斗,每人都有自己的巴巴羅薩與火燒赤壁,男同學、女同學、山魈在墻頭手挽手地跳著不可見的舞蹈,他們都面臨著同樣的威脅與競爭。

教導主任走進圖書館——他知道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可以找到豆科學,以便遺憾地告訴他,那幅畫找不到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