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母親名叫馮順弟,績溪中屯人。中屯離胡家上莊大約有十里路。她生于1873年,因為父親希望有一個男兒,所以取名順弟,意思是說順著而下,要生弟弟了。后來,果然生了一個小弟弟,他爸爸高興極了。
順弟的父親名叫馮金灶,為人忠厚、勤勞,除種田外,還會縫紉,所以生活還過得去。為了蓋新房子,他不辭勞苦,每天清早到村外去揀石頭,來回挑三擔(dān),然后才出工;傍晚也如是。順弟心疼父親,埋怨自己不是個男子,不能代父去挑。后來她想既不能挑,助爸爸一臂之力,還是可以做到的。于是每當(dāng)她爸爸到村外溪頭去揀挑石頭時,她就到村口去接應(yīng),從他筐里取出一兩塊大石頭抱著,減輕爸爸的一點負(fù)擔(dān),以算盡了一份孝心。
提起順弟來,村里的人都說她穩(wěn)重,懂事;圓圓的臉上有點雀斑,頭發(fā)長得出奇,能拖到地上,貌雖不美,倒也不俗。14歲那年,她到上莊去看“太子會”(當(dāng)?shù)厍锾斓囊环N神會)。在這次會場上,她第一次聽到人們在議論“珊先生”:有人說,“珊先生今年在家過會,可把會弄糟了?!绷硪粋€人說,“珊先生還沒有到家,上莊的鴉片煙館都關(guān)門了,賭場也不敢開了?!庇钟腥苏f,“7月會場上沒有賭場,沒有煙燈,這是多年沒有的事……”人們?nèi)绱诉@般地談?wù)撝?,順弟一句句聽在心里,不覺對這位珊先生產(chǎn)生了敬意。說也湊巧,這時過來兩個中年人,邊走邊在議論什么。其中一個面容紫黑,有點短須,目光炯炯有神。這時站在旁邊的一個婦女,輕聲對順弟說,那個黑臉老頭就是珊先生。順弟目迎而送,口中自言自語地說道:喔,那就是珊先生!
三年后,順弟17歲了。有一天她們村來了一個媒婆,就是上莊珊先生的伯母,人稱星五嫂,她是來給胡傳說親的。在工地上她找到了馮金灶,問過好后便開門見山地對他說:“我家大侄兒珊哥今年47歲了,雖然娶過兩次親,但已先后去世,今年寫信回來說,一定要討一個莊稼人家的女兒做媳婦。我們知道你家順弟是個好孩子,因此到你家來,想開個八字給他們合一合,看到底配不配?!瘪T金灶聽了不假思索地回絕道:“我們種田人家的女兒哪配做官太太,這件事不用提了。”媒婆不理他的話茬,仍繼續(xù)往下說:“不要客氣,順弟很穩(wěn)重,是個有福氣的人,還是請慎重考慮考慮!”金灶按著性子,又申述道:“這件事是不會成功的:一來呢,我們配不上;二來呢,我們不肯把女兒嫁給人家做填房;三來,珊先生家兒女都大了,他家大兒子、大女兒都比我家順弟大好幾歲,這如何使得?八字是不能開的。”話說到這里,也沒有什么好講的,但媒婆并不就此罷休,進(jìn)逼一步說:“金灶舅,你莫怪我直言,順弟今年17歲了,眼睛一眨,20歲到頭上,你哪里去尋一個青頭郎?填房有什么不好?珊哥信上說,新人過了門,就帶她上任去……”上述這些話不無道理,金灶是個老實人,心里有點松動了,于是答應(yīng)回家去商量商量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