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奧馬哈市的圣人沃倫?巴菲特
“在購買和監(jiān)管眾多企業(yè)25年之后,我和查理?芒格(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副董事長)尚未學(xué)會如何解決棘手的商業(yè)問題。我們學(xué)到的只是如何避開它們。在一定程度上,我們算是成功了。這是因為我們集中精力去辨認我們可以成功跨越的1英尺高的障礙物,而不是因為我們具備跨越7英尺高障礙物的能力。”
奧馬哈市的圣人沃倫?巴菲特
《金錢》(Money),1998年7月
第9章 網(wǎng)絡(luò)股分析師亨利?布洛吉特盛衰記
雖說他不能直接談?wù)撍慕?jīng)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就自己怎么和為什么成為網(wǎng)絡(luò)泡沫時代的英雄和泡沫破滅時期的反派角色,他終于有自己的見解了。我想他不僅僅能告訴我們:在網(wǎng)絡(luò)泡沫經(jīng)濟時代,他做了些什么,華爾街又做了些什么,他還能告訴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做了些什么。我想我們能夠吸取群體性的瘋狂所帶來的教訓(xùn),以及了解人性脆弱的本質(zhì)。
拉拉隊長的輝煌
《金錢》(Money),1999年6月
來自華爾街的誘惑,誰不臣服?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2005年9月3日
第10章房間里最聰明的人——安然事件的另類解讀
曾經(jīng)被普遍看作是一家新經(jīng)濟典范的安然公司卻被揭露是一家華而不實的公司。安然事件就像一出精彩的肥皂劇,充滿貪婪的欲望,生活被毀者、告密者、無能的上司,甚至還有自殺者,一一粉墨登場。
現(xiàn)實版“報復(fù)幻想曲”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2006年1月28日
作為被告的斯基林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2006年4月15日
法斯托減刑路漫漫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2006年9月30日
第11章 量化、數(shù)據(jù)分析和風險控制——克利福德?阿斯耐斯的對沖基金“三法寶”
即使是在牛市沖天的時候,這些機構(gòu)仍然相信,股市總有一天會下挫的。因此,擁有多元化的投資組合意味著要跨出股市,增加“可選的”資產(chǎn)種類。對沖基金也一樣,它們有不同的目標。它們試著管控風險,并且獲取與其所承擔的風險相稱的回報。同樣重要的是,通過增加與股市不相關(guān)的對沖基金——甚至是那些有中度風險的對沖基金,會降低它們整個投資的風險特性。
量化、數(shù)據(jù)分析和風險控制——克利福德?阿斯耐斯的對沖基金“三法寶”
《紐約時報雜志》(New York Times Magazine),2005年6月5日
第12章 煙草企業(yè)高管如何看待“吸煙危害公共健康”?
史蒂夫?帕里希確實是在以自己的方式來解決煙草問題;毫無疑問,他這么做的方式,不僅能讓奧馳亞和菲利普莫里斯美國煙草公司站穩(wěn)腳跟,還能讓它們興旺發(fā)達。
煙草企業(yè)高管如何看待“煙草危害公共健康”?
《紐約時報雜志》(New York Times Magazine),2006年6月18日
第13章 喬?諾塞拉采訪手札六則
蔑視股東的家得寶公司董事會,圍繞Overstock互聯(lián)網(wǎng)零售商的“陰謀論”,“9.11”事件之后重建的山德勒?奧尼爾投資銀行公司,失去溫情的星巴克咖啡,愛恨糾結(jié)的沃爾瑪,全球化背景之下的“中國制造”……作者的專欄文章不會有褒貶分明的結(jié)論與主題,他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夠為讀者提供不同的視角來看問題。
膽小怯懦的家得寶公司董事會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2006年5月27日
互聯(lián)網(wǎng)零售商Overstock的恐嚇戰(zhàn)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2006年2月15日
后“9.11”時代的一家紐約公司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2006年9月9日
請給我兩杯懷舊的星巴克咖啡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2007年3月3日
我們與沃爾瑪?shù)膼酆藜m結(jié)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2005年11月5日
失落在中國的紐扣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2006年1月21日
第14章 “突襲者”布恩?皮肯斯歸來——從石油大亨到環(huán)?!凹t人”
2002年,布恩還沒有從地球表面淡出。相反,他又卷土重來,而且把生意做得更加紅紅火火。他在70幾歲時掙的錢比他以前一輩子掙的錢加起來還要多。更重要的是,他變得更加寬厚、仁慈與溫和了。
“突襲者”布恩?皮肯斯歸來——從石油大亨到環(huán)?!凹t人”
《財富》(Fortune),2002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