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消費能力的差別與價格歧視策略(6)

在星巴克要買大杯咖啡 作者:(日)吉本佳生


汽車行業(yè)也是如此,制造商生產處于各種價格區(qū)間的產品,售價100萬日元的普通汽車利潤率很低,而售價500萬日元的高級汽車的利潤率相當高。所以對汽車制造商來說,與其銷售10臺售價100萬日元的普通汽車,還不如銷售1臺售價500萬日元的高級車,后者所能夠獲得的利潤更多。

在高級餐廳的晚餐菜單中,既有5000日元的套餐也有2萬日元的套餐,但后者的菜量卻并非前者的4倍。一般來說,2萬日元的套餐在味道上會更有特色,而對于餐廳來說,2萬日元套餐的利潤率也更高。

當然,企業(yè)有時也會采取完全相反的做法。比如說,為了宣傳自身的技術實力和產品的高品質,企業(yè)會將具有許多附加功能的高級產品或費時費力的高級料理以極低的利潤率銷售,甚至有時不惜虧本銷售。還有許多其他情況。但是,作為企業(yè)的基本原則,給具備高級功能的商品設定一個能帶來高利潤率的價格還是比較合理的。

設計獨有的附加功能以實行差別定價策略

為什么只具備基本功能的商品和服務只能夠獲得極低的利潤(提高定價比較困難),而擁有附加功能的商品和服務卻能夠提高定價呢?

從理論上來說,盡可能地將商品以高價賣給那些愿意出高價的消費者,這種定價方法需要以壟斷為前提。某種商品(或服務)只有一家企業(yè)能夠生產與銷售的情況就被稱為壟斷。在沒有競爭企業(yè)存在的情況下,壟斷企業(yè)(處于壟斷狀態(tài)下的企業(yè))可以自己隨意設定價格。

相反,如果很多企業(yè)都在生產與銷售類似的商品和服務時,就會有企業(yè)采取降價的手段來吸引顧客,導致各家企業(yè)紛紛降價競爭,最終每家企業(yè)只能得到極低的利潤率。

企業(yè)間通過降價爭取顧客的競爭被稱為價格競爭。那些處于激烈的價格競爭之中的企業(yè),很難做到提高定價或采取差別定價的策略。比如說,一部新電影的DVD光盤,在只有擁有該電影著作權的企業(yè)在市場上銷售的情況下,就可以采取差別定價策略。但是著作權保護期過后,其他企業(yè)也可以銷售,這時所有企業(yè)只能統(tǒng)一以500日元或210日元的價格銷售了。

我們作為消費者所購買的大部分商品和服務,都有很多家廠商在生產與銷售。因此,像家電產品、汽車、服裝、餐具以及生活用品等商品,因為在基本功能上和其他公司生產的產品基本相同,所以在外觀設計與特殊功能上下工夫以區(qū)別于其他公司的產品,是廠商們普遍采用的方法。

在這種情況下,因為很多企業(yè)都在生產同類產品,所以那些只擁有基本功能的產品將置身于激烈的價格競爭中,任何企業(yè)都很難為這種商品提高定價,其利潤率也就很低。另一方面,對于那些具有獨特功能,并能夠以此來吸引消費者購買的產品,企業(yè)可以作為擁有這些獨特功能的壟斷企業(yè)來給產品定高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