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身邊三大災(zāi)難:水災(zāi)、火災(zāi)與地震(2)

平安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作者:王大偉


火是一只大惡魔,

千萬別去玩與摸。

一不小心咬一口,

手起大包衣服破。

另外還要記?。翰煌婊鸩?。小時候,我家門前有個工地,工地上堆著木頭。有一次,我拿著一盒火柴從工地經(jīng)過,結(jié)果讓人給抓住了:“你怎么拿著一盒火柴在工地上玩?”我說:“我不知道不能拿著火柴從這經(jīng)過呀?!焙髞硭麄儼盐野职趾皝砹?,那時我就明白了什么叫防患于未然。我們時刻要有這種警覺的意識。有這么一首歌謠:

不玩火柴不吸煙,

蠟燭蚊香遠(yuǎn)窗簾。

陽臺過道不放炮,

油燈不放床旁邊。

注意這些事項,只要我們隨時隨處留心,很多災(zāi)難是可以避免的。我們一定要把這些安全知識和意識傳授給我們的孩子。

大偉忠告

忠告一:火災(zāi)篇

如果真的發(fā)生了火災(zāi)我們該怎么辦呢?請熟記這么一首小歌謠:

火災(zāi)來了拔腿跑,

彎腰捂嘴向下逃。

逃跑不能坐電梯。

困住揮手大聲叫。

發(fā)生火災(zāi)的時候記住要往下跑,為什么?因為火是往上躥的。大家記住“火災(zāi)來了拔腿跑,彎腰捂嘴向下逃”這兩句話,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能救你一命。為什么呢?要知道在火災(zāi)中很多人不是被燒死的而是被嗆死的,嗆死的人占80%到90%。逃跑時不能坐電梯,危險的時候揮手大聲叫,被困在屋子里要揮舞衣物并大聲叫喊,讓別人來救助你。這些是發(fā)生火災(zāi)后我們逃生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身上著了火怎么辦?

身上著火不亂叫,

就地打滾衣脫掉。

沙土可以壓火苗,

身上澆水更有效。

這都是一些小竅門,要是身上著火了,你就照著歌謠里說的趕快就地打滾,要是有土有沙就趕緊往身上澆,這些都能夠保命。

忠告二:水災(zāi)篇

“水火無情”,我們說完了火,接著說水。

游泳一定告家長,

跳水潛泳把人傷。

伙伴不叫大聲嚷,

叫來大人最理想。

如何防溺水?

游泳,是廣大青少年喜愛的體育鍛煉項目之一。然而,不做好準(zhǔn)備,缺少安全防范意識,遇到意外時慌張、不能沉著自救,極易發(fā)生溺水傷亡事故。為了確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發(fā)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不要獨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知根知底、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易發(fā)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選擇好的游泳場所,對場所的環(huán)境,如該水庫、浴場是否衛(wèi)生,水下是否平坦,有無暗礁、暗流、雜草,水域的深淺等情況要了解清楚。

必須在老師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帶領(lǐng)下,有組織地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顧。如果集體組織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點人數(shù),并指定救生員做安全保護(hù)。

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四肢容易抽筋者就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qū)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準(zhǔn)備,先活動活動身體,如水溫太低應(yīng)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待適應(yīng)水溫后再下水游泳。

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貿(mào)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嗆水或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渦處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惡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同伴救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