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歷史考證(5)

破譯天下謎團:人文社會博覽 作者:馬馳聘


秦王聽說燕國使者要獻上督亢地圖和樊于期的頭顱,高興得眉飛色舞,在咸陽宮舉行隆重的儀式接見了荊軻。

誰知秦舞陽臉色蒼白,秦王見狀開始起了戒心,便命秦舞陽退下,將地圖交給荊軻,讓他一個人上來。

荊軻上了堂,獻上地圖和木匣,秦王叫荊軻打開木匣一看,果然是樊于期的頭顱。接著又叫荊軻打開地圖,一個地方一個地方指給秦王看。

等到地圖全部打開后,荊軻預先卷在地圖里的匕首就露出來了。秦王一見,嚇得跳了起來。

荊軻連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的袖子,將匕首朝秦王胸口刺去。

秦王使勁一轉身,袖子被割斷了,他繞過屏風,想朝外跑,荊軻拿著匕首又追了上來,秦王知道跑不了,便繞著朝堂上的銅柱打轉,躲避荊軻。

兩邊的文武百官知道出了事,但手無寸鐵,而臺階下的武士雖有兵器在手,但按秦國的規(guī)矩,沒有命令不準上殿。這時,秦王雖然腰佩寶劍,可連拔劍的工夫都沒有,只顧躲避。

在這緊急關頭,大殿上一名伺候秦王的隨身醫(yī)生急中生智,抓起裝藥的罐子,朝荊軻扔去,荊軻手一揮,藥罐摔了個粉碎。

就在這一剎那,秦王拔出了寶劍,一劍就砍斷了荊軻的左腿。荊軻倒在地上,將手里的匕首朝秦王扔去,秦王將身子一閃,那匕首從他腮邊飛過,打在銅柱上,直冒火星。

秦王見荊軻手里沒有了武器,又倒在地上,便上前向荊軻連砍幾劍,殺了荊軻。臺下的秦舞陽也早已被武士們殺了。

真有西施其人嗎

一些歷史學家指出,春秋戰(zhàn)國時期并無西施其人。而是在那之前200多年,就有史書記載:“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也。”

因此,學者認為,西施只是古代對美女的稱謂,并不是專指某一個人。

但后人對上述觀點不感興趣,或者說是不愿接受。因為,悠悠歷史長河,在民眾的心目中,西施是具有沉魚落雁之容的美女,是不可更改的美的化身。西施的美已被公眾認可,人們寧肯信其有,絕不信其無。

東漢時期以后,據(jù)《吳越春秋》記載,西施在吳越交戰(zhàn)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西施憑借自己傾國傾城的美貌,肩負顛覆吳國的使命,毅然入吳做了吳王夫差的寵妃。

西施的美色,使吳王無心料理國事,最后敗于越王勾踐之手。

而西施最后怎么樣了呢?

有人說,西施被越王裝入口袋沉江而死,此舉意在不讓“美色亡國”重演。《吳越春秋?逸篇》有這樣的記載:“吳亡后,越沉西施于江今隨鴟夷而終?!?/p>

有人反對這種說法,認為西施為越王滅吳功績卓著,被越王沉江于情理不容。

東漢人袁康著書稱,西施在大功告成之后,隨范蠡遠游他鄉(xiāng),過隱居生活去了。

也有人說,西施在吳國滅亡后重返故鄉(xiāng),依舊每日浣紗。后來在一次浣紗時,不慎落水而死。

西施之美,在人們的心目中,永遠都是完美無瑕的。

劉邦引蟻排字

公元前203年,劉邦派大將韓信設下十面埋伏,將楚霸王項羽的人馬圍困在垓下。

項羽帶領的800子弟被漢軍重重包圍,可是,劉邦卻喜憂參半。喜的是楚軍將被消滅,天下將歸于我;憂的是項羽及其部下勇猛頑強,萬一項羽突圍,東渡烏江,說不定會卷土重來。

劉邦日夜發(fā)愁。一天深夜,夜飯早已涼了,劉邦正要端起飯碗,發(fā)現(xiàn)碗邊爬滿一圈螞蟻,忽然心中有所感觸,連忙請來丞相蕭何商量了一番,又找出俘虜過來的楚國士兵教漢軍唱楚歌。

第二天晚上,漢軍的營寨里傳來陣陣凄涼的楚歌,項羽聽了大吃一驚,心想:“莫非漢軍已攻下楚國,不然,怎會有這么多人唱楚歌呢?”項羽聽到那悲愴的楚歌,跨上烏騅馬,帶領800多士兵,向南突圍。楚軍渡過淮河,又來到烏江邊。

項羽一路突圍沖殺,最后只剩下26名士兵。正在走投無路之際,只見烏江亭長駛來一只小船,勸項羽渡江。突然,他發(fā)現(xiàn)士兵們圍在江邊看什么。問了問士兵,誰也沒有回答,項羽親自上前一看,早已嚇得魂不附體,只見岸邊成千上萬的螞蟻排成一行大字:項羽速死于此。

項羽望著奔騰的江水,老淚縱橫,仰天長嘆:“天亡我也!天亡我也!”亭長在船上迫不及待地問道:“大王,何故天亡于你?”項羽指著這一行字,慘然一笑說道:“螞蟻都出來排成字要我死,這是天亡我也。而今我還渡江干什么呢!想當初八千江東子弟隨我渡江西征,今天無一人生還,即使江東的父老兄弟可憐我,原諒我,但我還有什么臉去見他們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