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馮新國拍著自己的腦袋,似乎想起了什么,“對不起,怪我有眼無珠……看守所那件事全靠你們幫忙,這回我得好好感謝你老人家?!?
當年他意氣用事,審訊犯人不用嘴不用心只用拳和腿,終于惹出了麻煩,要不是他父親與時任縣委副書記兼政法委書記陳家山有交情,恐怕這身警服早就穿不了了。
陳家山?jīng)]有發(fā)跡之前與馮新國的父親是哥們,兩人在縣化肥廠上班,同住一間屋。有一次,陳家山用電爐燒洗腳水被電工檢查發(fā)現(xiàn),報到廠部,廠長要開除陳家山。好不容易跳出農(nóng)門,陳家山不想回家務農(nóng),怎么辦?情急之下陳家山找到馮新國的父親,要他李代桃僵。不是推卸責任,而是因為陳家山是臨時工,馮新國的父親是正式工,廠長一句話可以開除臨時工,卻不能一句話開除一名正式職工。馮新國的父親講義氣夠哥們,主動上門承擔責任,從而保住了陳家山的飯碗。自此之后,陳家山便把馮新國的父親當成親大哥看待,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标惣疑桨l(fā)跡后馮新國的父親沒有找過他,即使有解決不了的事,也不想麻煩他。這回不同,兒子飯碗的事是大事,不能不找,于是腆著老臉上門求助。陳家山還是那句話——你的事就是我的事,當場叫來縣公安局長,指示公安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公安局長說恐怕不行,此事已經(jīng)通天,此案由市公安局接手承辦,縣公安局鞭長莫及。好辦,陳家山馬上操起電話,接通了市公安局局長黃新華的電話。黃新華當過興發(fā)縣委副書記,分管政法,與陳家山經(jīng)常一起開會,兩個人混得很熟。據(jù)說最初的公安局長人選是陳家山(當時公安局局長不進常委,也不兼政法委書記),陳家山不干,理由很簡單,縣委副書記雖說只是副縣級,但是再小的官也是地方領導;市公安局局長雖然是正縣級,但是再大的官也只是部門領導。他寧可當他副縣級的地方領導,也不愿當正縣級的部門領導,于是把這種好事讓給了黃新華。黃新華上任后知道這個內(nèi)幕,當面戲謔他“不做好事”。誰也沒有料到,上面來了文件,要求公安局長進常委,并兼任政法委書記,陳家山后悔不迭。黃新華撿了個便宜,當然要感謝他這個恩人?,F(xiàn)在“恩人”求上門來,他不能不答應。陳家山在電話中輕描淡寫,稱馮新國打死人是工作失誤,是過激行為,不是犯罪。他還特別強調(diào),打死的人是犯人。也就是說,這名犯人該死,早死遲死都是死,不值得讓一名干警去殉葬……
就這樣,馮新國躲過“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