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
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主要物質,同時,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對腦細胞的發(fā)育極為重要。孕婦缺少蛋白質可以影響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使雌激素及孕酮減少,最終可導致妊娠中斷。
一般來說,成人每千克體重每天需要1克蛋白質,而胎兒每千克體重每天需要3克,平均起來,孕婦每天的蛋白質需要量在60克左右。在孕晚期更需要一定量的蛋白質,以供分娩和哺乳所需。
含蛋白質較多的食物有肉、魚、蛋、奶、豆類、水果等(其中蛋類和乳類的蛋白質最易被人類消化吸收)。
脂類
脂類能供給能量,而且是細胞的重要組成物質,懷孕期間,胎兒各組織器官的形成都離不開脂質。所以,孕婦每天應在膳食中補充20~30克脂類,最多不超過50克,以免脂肪過多,增加肝臟負擔或造成肥胖。
含脂肪豐富的食物主要有肥肉、乳制品、果仁、食用油等。
鈣
鈣是人體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此外,鈣能降低毛細血管和細胞膜的通透性,防止?jié)B出,控制炎癥和水腫;鈣能降低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對心肌有特殊作用,有利于心肌收縮,維持心跳節(jié)律。
成年女性體內約有1000克鈣,孕晚期胎兒體內約有30克鈣,胎盤含1克鈣,此外母體尚需貯存部分鈣,總計增加鈣50克左右。這些儲留的鈣均需由期間的膳食予以補充。
如果孕婦長期缺鈣或缺鈣程度嚴重,不僅可使母體血鈣降低,誘發(fā)小腿抽筋或手足抽搐,還可導致孕婦骨質疏松,進而產生骨質軟化癥,胎兒亦可能產生先天性佝僂病和缺鈣抽搐。
孕早期,母體中鈣儲留極少,孕中期也不多,因而,自懷孕7個月開始,孕婦每日應儲留鈣200~300毫克。孕8個月,由于胎兒牙齒和骨骼加速鈣化,每日應貯鈣280~300毫克。我國營養(yǎng)學會推薦,孕婦在孕中期每日應攝入1000毫克鈣,孕晚期為1500毫克。
奶和奶制品不僅含鈣量高,而且吸收率也高,是極佳的補鈣食品。魚罐頭(連骨均可食入)、魚松(連魚骨粉)、小蝦皮等亦是鈣的良好來源。此外,豆類及其成品、核桃仁、榛子仁、南瓜子等也含有較多的鈣,孕婦可以適當增加食用量。
有些蔬菜如菠菜、莧菜、大蕹菜等,雖然含鈣較多,但因含草酸鹽甚高,與鈣易形成不溶性草酸鈣而不利于鈣的吸收。糧谷類食品則因含植酸鹽高,亦不利于鈣的吸收和利用。孕婦還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服一些鈣片和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