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風格
領導的行事風格并非都是千篇一律的。有些人努力營造共識,有些人喜好發(fā)號施令;有些人擅長利用號召力,有些人則更務實,用報酬激勵制度鼓勵人們達成目標。例如,通用電氣的傳奇CEO杰克·韋爾奇就以擅長聽取下屬意見而聞名,“殺手艾爾”鄧拉普則是讓下屬膽戰(zhàn)心驚的獨裁型領導者。
領導力專家認為,領導風格中最重要的差別應該是事務型領導和變革型領導的差異。事務型的領導力是建立在領導與下屬的協(xié)議基礎之上。只要下屬服從領導,負責人就要為下屬提供薪水、升職機會、客觀的工作評價等。這種領導人可能會說“只要你達到這個指標,就能得到一次加薪機會”或者“只要照我說的做,這次你就能獲得晉升”。
變革型的領導則與之不同。它不是建立在老板和下屬之間的協(xié)議基礎之上的,而是依賴于領導者的靈感。變革型的領導會用未來的發(fā)展前景來激勵下屬。例如,變革型的企業(yè)家可能會說:“一起加油吧,我們必將用綠色科技徹底改變汽車工業(yè)?!焙妥兏镄偷念I導相處,下屬依賴的是對領導的信任,是他們共同的奮斗目標。
而這兩種領導風格的差別是要受基因影響的。實際上,通過對雙胞胎的研究,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人們在變革型領導力方面所顯露出的差異大約有59%是出于基因原因,而事務型領導力方面的差異也有48%源自基因的影響。
基因對領導力的影響機制
無論是將重點放在領導態(tài)度、潛能、成就還是風格方面,基因對于領導力影響的證據都很充分。我們不會像公關顧問一樣設想每個人都是白紙一張,只要經過培訓都有同等的機會獲得成功。相反,我們主張每個人都具有先天的基因傾向,它影響著我們成為領導的可能性,也會預示我們會成為哪種風格的領導人。
這個結論就引出了一個重要問題:我們的基因是如何影響我們在領導力方面的差異的?
坦白地說,沒有誰能給出十足肯定的回答。我們還沒有關于這一工作原理的直接證據,但我們的研究成果可以作為間接證據,來論述基因的領導力影響體制。研究人員指出基因可以通過提高形成某種個性特質、人生觀和認知能力傾向的幾率而間接影響領導力。
影響個性特質的形成
很多研究顯示,基因可以通過影響你的個性從而間接影響你是否會成為領導。套用一位作家的話說就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講,有的人天生就是當領導的料,而他們的后天個性對先天的遺傳條件也把握得很到位。”
OCEAN五大人格特征既影響著人們當領導的興趣,也影響著領導能力的水平。一項綜合了100多項調查結果的研究顯示,外向、對經驗的開放性、嚴謹性和缺乏親和力都會提高一個人成為領導人的可能性。這一結論可不是基于那些為了得高分而故作高姿態(tài)的大學生做的虛假調查,這種規(guī)律在世界的多種組織機構(從商業(yè)組織、非營利組織到軍隊)中都已經找到了佐證。不管那些觀察對象身處什么類型的組織之中,研究人員都發(fā)現(xiàn)了個性特質和領導力之間的緊密關系。
其他個性特質也會影響你的領導能力。比如那些熱愛交際、充滿自信、強勢、有說服力、成就導向型的人,從事管理工作的比例更高。當然,這些特質可不是隨意獲得的,它們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遺傳的影響。
我們以自信心為例。自信的人更有可能領導團隊,他們擅長鼓舞他人。只要再懂得調節(jié)員工的社會認可需求度,他們就能約束并引導那些令人頭疼的多疑之人。而且,自信還會使人們相信他們的技能和能力對組織是有用的,而這能夠幫助他們在機構中平步青云。
基因影響著我們的自信度,我們在這方面的差異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是來自遺傳。另外,研究人員在通過調控神經遞質的生產來培育轉基因猴王。他們通過提高或降低猴子的血清素和多巴胺水平以使其在猴群中的地位發(fā)生變化,而這種變化又影響到了猴子的自信程度。簡而言之,有些人與生俱來的基因版本使得他們更為自信,這又提高了他們成為領導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