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必須這么說話。
因為我們曾經(jīng)有過的好的電視劇,絕大多數(shù)不是翻拍的。
因為當下中國,方方面面都太缺原創(chuàng)了。
因為如果連電視劇這樣的大眾的通俗的文化都不能出點兒新意,人生就太無趣了。
今日中國,是意識到創(chuàng)新的重要了,盡管還不明白創(chuàng)新需要什么樣的條件保障,包括制度上的。
不過,爛的電視劇絕大多數(shù)也不是翻拍的。
這就明白了為什么要翻拍--不至于拍出爛劇。
保險是人生的必要,追求保險是市場無情的應對方法。
電視劇的市場,確實無情。在上期專欄里,我說“摸不著門的電視劇”,說電視劇好不好,只有大媽、大嬸才有發(fā)言權(quán)。
大媽和大叔,似乎還在把控著電視劇的收視率。
但是大媽、大叔終會老的,而且如今的電視劇收視也不盡然由他們說了算。比如《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看似是革命或歷史題材,其實是“80后”在網(wǎng)上捧出來的。
問題在,《江姐》、《洪湖赤衛(wèi)隊》“80后”會感興趣嗎?
不翻拍,意何為?
還是靠我曾揣摩出的“電視劇走回文學去”的道理(見上期《綜藝報》我的專欄)。比如《三國演義》依著羅貫中,《手機》有劉震云的小說原創(chuàng),《蝸居》靠六六撐著……
(原載《綜藝報》2010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