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貌出眾的安娜,是某名牌大學的畢業(yè)生,加上多年在學生會工作的經歷,使她充滿自信,每次應聘她都能夠收到好多個單位的面試通知。參加面試的安娜,談吐不凡,然而她總是在談到薪資待遇時,和企業(yè)談崩。她認為大多數企業(yè)給新人開出的薪水低得可憐,幾乎連她求學時的生活費都不到,她覺得這樣的工作找了還不如不找,又沒有住房補助、話費補貼之類的。漸漸地,安娜發(fā)現比自己各方面條件差不少的同學都找到稱心的工作了,她也開始變得焦慮起來了。或許是“久敗成良兵”,她發(fā)現,許多流行在職場上的觀點其實似是而非,一旦被牽著鼻子走,注定會在求職中碰壁。
到底行走在就業(yè)邊緣的“困難戶們”,會走進哪些誤區(qū)?
誤區(qū)一:學習成績越好,找工作越容易
學校與職場,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生舞臺,決定成敗的因素很多,千萬不要因為學習成績差就妄自菲薄,大家求職的機會其實是平等的,要不斷地總結過去成功與失敗的教訓,獲得人生新的收獲與成功。
誤區(qū)二:有人際關系,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
“一人找工作,全家總動員。”那些有親朋好友幫忙輕輕松松找到好工作的同學,真的令四處碰壁的競聘者內心很失衡。人際關系網絡的確在成功之路上起到重要作用,但并不是靠別人的幫助就能所向披靡,即便有人為你鋪了段路,卻還是需要自己穩(wěn)健有力地去邁步。反之,即便沒有人幫你鋪路,只要堅持走出自己的風格,一樣可以獲得成功。
誤區(qū)三:熱門行業(yè)容易找到好工作
受經濟發(fā)展的影響,每年的熱門行業(yè)都并不固定,如果專業(yè)不對口、潛力不相符的話,扎堆其中找到工作的機會也很渺茫,要知道正因為熱門,面對的競爭也更加殘酷。
誤區(qū)四:受打擊后就不斷降低自己的要求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應該不斷發(fā)現自己的潛力,繼而在選擇與被選擇之間,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千萬不能因為一時找不到工作,自怨自艾地放棄目標,降低自己對工作的要求。甚至有的同學說只要包吃、包住就可以免費工作,在求職的路上走了很多彎路。
誤區(qū)五:找工作就是碰運氣
機會只為有準備的人而生,當然幸運之神會關照每一個堅持不懈的人,在這瞬息萬變的職場舞臺上,正所謂一切都有可能,不要松懈怠慢,而是要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隨時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
誤區(qū)六:你不是最適合的人
企業(yè)都想找到完美的人才,就像求職者想找到完美企業(yè)一樣。然而生活充滿著缺憾,按照招聘條件上寫的那樣去招工,并不可能找到百分百適合他們的人,因此你完全不必被那些苛刻的條件嚇倒,努力去爭取一下,或許會有意外的收獲。
誤區(qū)七:通不過面試是因為自己無能
同等社會背景和從業(yè)經歷下,HR青睞那種更自信的求職者,如果你被拒絕了并不代表什么,只是對方從一百個人當中挑出了他們想要的人選,你只是無意間與之失之交臂。
誤區(qū)八:俊男靚女更容易受面試官喜歡
不可否認,很多人都會犯以貌取人的錯誤,然而帥氣和美麗并沒有特別的標準,除了服務業(yè)對相貌氣質有一定的要求,其他行業(yè)的HR并不都是“外貌協會”的成員,所以除非你是靠外貌吃青春飯,否則沒有必要去花錢花力整容,也大可不必因為外形普通而自卑。
誤區(qū)九:證書越多越好
證書是職業(yè)技能的體現,當然是含金量最重要,那些花錢搞到的證書,還是越少越好,簡歷上不需要展示太多繁雜的信息,濃縮所有最具優(yōu)勢的特點展示在一張紙上,正面中文、反面英文。
誤區(qū)十:合同不看清楚就簽
一定要有自我保護的維權意識,看清楚合同的條款與內容,不要輕易將自己簽給一家沒有考證過的企業(yè),更不能隨便將自己“賠本大甩賣”地簽掉,要擺正心態(tài),穩(wěn)步地前進與發(fā)展。當然,不簽合同就就業(yè)也是非常不可取的態(tài)度。
■人生絮語:
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It is only to be understood.
生活中沒有什么可怕的東西,只有需要理解的東西。
——Marie Curie(居里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