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官話講得不錯。
第一,言簡意駭,符合主持人要求。
第二,表述押韻,朗朗上口。
第三,符合介紹人身份,顯示出熱情、真成、好客、想盡地主之宜的主觀愿望。
1991年底,中美知識產權談判開始。
時任外經部副部長的吳儀,是中方代表團的團長。
她的對手、美方代表團團長是部長及貿易代表卡拉·希爾斯。
這個鐵女人想來個下馬威鎮(zhèn)住吳儀,以占據上風,一張口就說:“我們是在和小偷談判”。
吳儀立馬針鋒相對地回敬道:“我們是在和強盜談判,請你看看你們博物館里的展品,有多少是從中國搶的!”吳儀的話說得好:第一,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第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維護了一個大國的國格,維護了一個大國高級官員的體面和尊嚴。
第三,她的智慧和堅毅贏得了對方的尊重,從而,創(chuàng)造了談判心理優(yōu)勢。
作為剛剛進入官場的公務員,特別要學會說禮貌語言、贊揚語言、真誠語言、親切語言、幽默語言、謙虛語言。
比如說禮貌語言:經常見面說“您好”,初次見面說“久仰”,許久不見說“久違”;來了客人說“歡迎”,等待客人說“恭侯”,陪伴客人說“奉陪”;邀請別人說“賞光”,別人應邀說“賞臉”;探望別人說“拜訪”,別人來訪說“光臨”;中途退席說“失陪”,起身作別說“告辭”,讓人別送說“留步”,與人分手說“再見”;征求意見說“指教”,請人指點說“賜教”,接受意見說“領教”;請人幫助說“勞駕”,托人辦事說“拜托”,表示感謝說“謝謝”。
千萬不能動輒就是“誰告訴你的”、“你知道什么?”“我不比你清楚?”一副盛氣凌人的派頭。
公務員辛辛苦苦地干了一年,要述職了,這是收獲的季節(jié),要講好官話,滿載而歸。
千萬不能胡亂開場白,導致最終事與愿違。
比如:“平時做了什么事大家都看到了,硬要給每個人講一下其實是多余的。
沒辦法,硬性規(guī)定,我就隨便講兩句。
“這給人以應付差事的感覺。
“述職年年搞,和尚念經都是現話。
我拿去年的稿子改了幾句,把任務完成算了。
“這是態(tài)度不端正,卻要自作聰明地表現,是要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