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免疫力(俗稱身體抵抗力)包括兩種:一種是出生時就具有的非特異性免疫力,受遺傳因素的控制,通俗地講是天生的。非特異性免疫指的是身體素質(zhì)、體能、體力和對外界環(huán)境,包括對各種疾病的抵抗能力。另一種是特異性免疫力,是指機體對某種病原體具有的特異性抗體,主要靠注射疫苗來獲得。
非特異性免疫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提高。下面就介紹提高非特異性免疫力的5條措施:
1.飲食安排好
全面、均衡、營養(yǎng)的飲食是人體免疫細胞和免疫球蛋白的“建筑材料”。如果缺乏這些“建材”,免疫就無從談起。一般來講,飲食不宜太過辛辣油膩,否則容易上火生熱。不吸煙、不喝酒、多飲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這對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預(yù)防疾病都是很有好處的。
2.睡眠休息好
勞逸結(jié)合,生活規(guī)律,保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避免過度勞累,對提高全身的抵抗力很有益處。
3.身體鍛煉好
生命在于運動。平時應(yīng)該多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堅持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練氣功等運動,但要合理安排運動量,以不感覺勞累為宜,并非運動量越大越好。
4.防寒保暖好
平時應(yīng)該根據(jù)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既不要穿得太厚,出大汗,也不可一下減得太多而受風(fēng)寒。穿衣不當(dāng),極易降低人體呼吸道的免疫力。
5.心態(tài)調(diào)整好
平時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不要過分緊張、抑郁、恐懼。有些人整天惶恐不安,懷疑一切,總害怕自己會染上傳染病。這樣必然會影響食欲和睡眠,導(dǎo)致神經(jīng)與內(nèi)分泌功能失調(diào),最終使機體抵抗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