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選擇使我們焦慮(2)

選擇 作者:(南非)蕾娜塔·莎莉塞


卡爾維諾作品中的人物不由自主地想象每塊奶酪背后的故事,“不同奶酪的奶源來自不同天空下不同的綠色牧場”。帕洛馬爾最后選擇很普通的奶酪也表現出了一種懷舊的心態(tài)——不參考信息過于龐雜的“百科全書”。廣告宣傳最多的奶酪可以在我們無從選擇的時候給我們帶來一絲安慰,因為我們不必擔心伴隨新發(fā)現而產生的不確定性。

當我在奶酪柜臺經受著小小的折磨時,我并沒有為每塊奶酪的奶源來自“不同天空下不同的綠色牧場”而感到焦慮,我關心的是別人或其他人怎樣看待我對奶酪的要求。首先,令我深感困擾的問題是別人對于我選擇的奶酪是否認可。我竭盡全力猜測我的好朋友喜歡什么樣的奶酪以及哪種特別的奶酪會令他們驚喜;柜臺后面促銷員傲慢的眼神也讓我感到很不舒服,很顯然,他這個“奶酪專家”在嘲笑我對奶酪一無所知。其次,我對自己的認知也感到焦慮——我生自己的氣,因為自己不是一個知識淵博的消費者。當買完奶酪后,我理解了我的一位朋友為什么會焦慮。我的這位朋友是一個知名的法學教授,他坦承在飯店吃飯被要求點酒時會覺得很焦慮。他擔心別人會因為他點的酒不夠水準而嘲笑他。就是因為這種擔心,他總是點價格昂貴的酒,飯后還堅持買單。

當被問及選擇會帶來什么樣的創(chuàng)傷時,人們往往會列出以下幾點:

他們希望作出理想的選擇(比如,他們總是選擇不同廠家的產品,不停地更換電話)。

他們介意其他人怎么看待他們的選擇,以及其他人會作出什么樣的選擇。

他們覺得沒有誰能夠對整個社會負責。(比如,他們想知道自己是否真想對選擇哪一家電力供應商負責,他們會問自己:對于個人選擇來說,這是不是一個問題?)

他們擔心自己作出的選擇其實并不是自由的選擇(因為他們懷疑其他人或者那些實施市場營銷策略的企業(yè)已經替他們作出“選擇”了)。

人生與選擇

在過去的幾年里,一些關于幸福的書和文章早已開始質疑:為什么資本主義社會中選擇眾多卻仍無法給人帶來滿足感?為什么越來越富有卻不能夠越來越幸福?盡管這些爭論是在批評社會體制本身,但無一例外卻都認同社會的基本信條:追求幸福感和自我滿足感是人的主要生存目標。

但是,資本主義卻是在對人的主要生存目標缺乏足夠尊重的情況下發(fā)展起來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