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日本簡保旅館的經營模式以資產負債表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資產項目中包括“土地300億日元、建筑(總價值)2 100億日元”。因為建筑(總價值)會發(fā)生減價折舊,凈值相比原價必然會少一些,但是一般在經過專業(yè)會計的估算之后,資產凈值應該有1 000多億日元的金額。這里的總價值和凈值就相當于我們之前所舉例子中橙子公司清算之后的榨汁機。榨汁機的總價值達10萬日元,減去折舊費之后的8萬日元就是凈值。根據(jù)這一觀點,社會輿論普遍認為在資產項目上價值超過1 000億日元的國民財產,竟然被以109億日元的低價出售,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對此,日本郵政公司提出簡保旅館每年會產生40億~50億日元的財政赤字,繼續(xù)保留只會增加更多的負擔,以此來反駁輿論的質疑。
從金融學的觀點來看,簡保旅館項目投入的2 400億日元與花費2 400億日元購買一只鵝,在本質上是相同的。但令人遺憾的是,花大價錢購買下來的這只鵝卻沒有如預期一樣產下金蛋。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問題的核心就在于這只鵝的價值究竟應該是多少。
花費2 400億日元的天價購買的鵝無法產下金蛋,相信這時候已不會有人認為這只鵝的經濟價值與價格相符了吧。不僅如此,這只鵝的飼養(yǎng)費用同樣不菲。用日本郵政公司的話說,一年需花費40億~50億日元。所以作為鵝的主人,一定希望盡早將這只不能下金蛋的鵝脫手,這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當然,這只鵝也并非毫無價值。也許有人認為,“只要將這只鵝用更合適的方法飼養(yǎng),將來一定會產下金蛋”。對于這個人來說,這只鵝具有潛在價值。如果能夠以比將來可能產下金蛋時所獲得的經濟價值更便宜的價格來購入這只鵝的話,確實值得一試。
從經營的角度來看,是否有利可圖是判斷一項投資的經濟價值的決定性因素,但遺憾的是,我在當時的新聞報道中沒有看到任何提到此類觀點的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