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我是上班一族:讓朝九晚五的工作和生活不再混亂(3)

Google時代的工作方法 作者:(美)道格拉斯·梅里爾


你的回答可能是:“我們要會面?!痹谀撤N程度上說,這是對的。我們需要某些方面的協(xié)調一致,需要共同的工作時間,從而讓我們待在一起,制訂計劃,解決問題,簽訂合同,難免還有共謀反對老板的行動。人們聚集在一起工作,也會讓公司形成與眾不同的文化,這種不同的文化本身就可以成為在此工作的一個原因,像Google公司和蘋果公司就是這樣。

還有一種論點:盡管客戶服務經常外包到遙遠的國家(至少電話支持服務是如此),企業(yè)還是需要在其供應商、消費者和客戶都有空的標準時間里承擔法人職責。

泰勒與生鐵搬運科學

在組織和效率方面教給我們全部知識的那位哥們是何許人也?

1856年,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勒出生于美國費城,是一位律師的兒子,他父親還是一名廢奴主義者。泰勒很聰明,曾經考入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習。但是,經常熬夜看書導致他出現(xiàn)眼疾,被迫退學。1875年,泰勒視力恢復,到一家水泵制造廠當了一名模具學徒工。3年后,他進入米德維爾鋼鐵廠工作,并在那里獲得穩(wěn)步提升。

在鋼鐵廠工作期間,泰勒于1881年實施了被公認為有史以來第一次的科學管理研究—密切觀察工人如何執(zhí)行任務。研究結果成了他為企業(yè)、學校以至于其他所有組織開發(fā)并發(fā)揚光大的指導準則。

泰勒認為管理人員應該負責進行所有思考,而生產工人則應該堅守工作本分—因為他們無論如何都沒有能力思考??上攵?,他不會得到工人和工會的熱愛。泰勒在一次國會聽證會上的發(fā)言如下:

“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生鐵搬運科學如此高深,一個人具有搬運生鐵的體格而傻到心安理得地以此作為職業(yè)的程度,那他就不大可能理解這門科學?!?/p>

離開米德維爾鋼鐵廠之后,泰勒出任一家制造投資公司總經理(1890~1893年),后來成了第一位管理咨詢師。到1915年去世時,泰勒獲得了40多項專利,出版了好幾部重要著作,其中包括1911年出版的《科學管理原理》(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這本書現(xiàn)在仍然在印有售,你甚至可以從亞馬遜網站上下載。它的效益怎么樣???

管理與人力資源部門也需要考評工作績效。如果大家工作時間不一致,他們怎么考核呢?很多人需要找到工作方法,目的不就是為了保持專注嗎?對于第一個問題,我的回答是,絕大部分工作的績效考評都可以像衡量產出的質量與數(shù)量一樣容易—這些因素并不依賴于員工在工作日的具體工作時間。至于第二個問題,據(jù)我所知,不管是在家,還是在辦公室,如果允許自己安排工作時間,很多人的專注程度和工作效率都會更高。

企業(yè)固守朝九晚五的工作日制度,還有別的原因。譬如,老板并不信任員工。他們想要大家在同一時間待在辦公室里,從而確保沒人偷懶。這一點我從來就不理解。自己不信任的人,你為什么要雇用呢?

然而我認為,我們之所以固守朝九晚五的工作日制度,根本原因在于這一制度在我們的文化中根深蒂固。這真是一個絕佳實例,剛好說明我們是怎樣“知足常樂”—作決策,求變革,不是追求理想目標,只是差不多就行—而不是去努力實現(xiàn)根本性變革。拋棄朝九晚五的工作日制度,采用更有彈性的新模式,這樣的思想簡直難以想象,甚至不亞于發(fā)動一場革命。明明知道朝九晚五的作息制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種種限制,而且我們也不喜歡這些限制,不過看起來恪守這一制度要比變革制度容易得多,因為變革過程本身就會給我們帶來壓力,增加我們大腦的負擔。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