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會議室里如何處理尷尬情況(10)

囧境突圍 作者:閆靜


 

10別字先生

2010年4月26日,央視《新聞聯(lián)播》主持人在播報17點的整點新聞時,被觀眾發(fā)現(xiàn)大念白字—在一段名為《我國圈養(yǎng)大熊貓依然難脫生存隱患》的新聞中,四度把“圈(juàn) 養(yǎng)”念成了“圈(quān)養(yǎng)”。針對“白字門”,央視新聞中心對外聯(lián)絡(luò)人表示,念白字的主持人將會受到相應(yīng)處罰,具體措施為“念錯一個字扣50至200元人民幣不等”。

央視主持人偶爾的口誤會受到“扣薪”的懲罰,我們?nèi)绻谥卮髸h中念錯字就不僅僅是丟面子的問題,更有甚者會讓你在上司面前形象大損,或者得罪、丟失重要客戶而成為公司的罪人,那時,我們該如何彌補自己的過錯?此外,老板、上司在重要場合口誤時,我們又該如何提醒、更正才能讓對方挽回面子?

尷尬一刻

| 被領(lǐng)導喊去改錯字 |

周五下午,是公司雷打不動的例會時間,與往常不同的是,這次會議開完,身為總經(jīng)理助理的陶子耷拉著腦袋灰溜溜地走出來。原來在會議中她被總經(jīng)理狠批了,不為別的,只為策劃案中有錯別字且格式不對。

陶子心里很不是滋味,因為公司人手少的緣故,身為助理的她做了很多份工作,包括寫腳本、搞項目策劃案,擅長的不擅長的都要做,雖然她也曾以“這樣也好,挺鍛煉人”的話安慰自己,但誰能沒有失誤?一個錯字沒什么大不了,偶爾的失誤能把她所有的功勞都抹殺了嗎?

“你不可能讓領(lǐng)導幫你改錯別字吧?如果是客戶發(fā)現(xiàn)咱們連如此幼稚的錯誤都會犯,又怎能對咱們完全信任呢?”一位和陶子要好的同事勸解道。

聽同事這么一說,陶子先前的悶氣也就逐漸消散了,暗暗地激勵自己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謹慎、認真。

| 錯別字老板 |

大學畢業(yè)后,張薔被分配到某國企負責寫文字材料。作為秘書,她感到最尷尬的就是領(lǐng)導拿著自己寫的講話稿念錯別字。

她的頂頭上司嗓音洪亮,最喜歡開大會作報告,但就是時常念錯字。一次,總公司的幾個領(lǐng)導來視察,在歡迎會上,上司拿著演講稿對著幾百人大聲念“感謝各位領(lǐng)導位(蒞)臨指導”,在工作總結(jié)時,又接二連三地把“叫囂”讀成“叫器”、“掣肘”讀成“制肘”、“包庇”讀成“包屁”,看著臺下聽不懂的人若有所思地斟酌其意,聽得懂的人暗自偷笑,張薔感覺比自己念錯還難堪。

會后,張薔找到上司,提醒他會上念了錯別字,沒想到對方很不高興,把桌子一拍,說:“年輕人要懂得謙虛,不要才認識幾個字尾巴就翹到天上去!”此后好長時間,上司見了她都愛答不理,不給好臉色。

尷尬化解

錯別字的出現(xiàn),往往會影響正常的表情達意,使文字失去交際作用,有時甚至還會產(chǎn)生反作用,我們要盡最大努力予以避免。自己犯錯時要總結(jié)教訓,適時對念錯名字的人道歉或在會后惡補功課,避免類似錯誤再犯。如果遇到張薔那樣的上司,不要當面指出,而應(yīng)以請教的方式說“我經(jīng)常把這幾個字念錯……”之類的話把錯誤攬到自己身上,讓對方欣然改正。

當我們沒把握念對某個字又不能隨意猜測時,硬著頭皮犯錯不如做到以下幾點:1.當眾請教,如某個人的人名;2.詮釋,即對自己不能肯定的字用幾個簡單的詞把它的意思解釋出來,如某篇重要報告中的專業(yè)詞匯;3.替換,用意思相近的詞來代替那些不認識、拿不準的字或詞,可用于工作匯報等比較隨意的場合。這樣,就能讓自己從從容容地“蒙混過關(guān)”。

尷尬預防

杜絕念錯字出糗的最有效方法是:事先把自己所要呈交的資料和準備演講的報告仔細檢查一番,把錯字挑出改正,給生僻的字注音,這樣就能大大減少讀錯字的幾率。對于讀錯別字的上司、老板,要在他與客戶談判或會議演講前對演講稿“稍作手腳”—提醒、督促他把文件讀一遍,如有可能你來糾錯,或是在他常念錯的字旁邊標注讀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