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著名作家司湯達說:“做一個杰出的人,光有一個合乎邏輯的頭腦是不夠的,還要有一種強烈的氣質?!?/p>
氣質是一個很古老的概念。早在古希臘時期,有一個叫希波克拉底的醫(yī)生便提出,人的體內含有4種體液,它們是血液、黏液、黃膽汁和黑膽汁,這4種體液形成了人體的性質。其他的古代醫(yī)學家為了說明人體的性質和區(qū)別,提出了氣質這一術語,并且根據這4種體液中哪一種在人體內占優(yōu)勢,把人的氣質分為4種類型:血液在體內占優(yōu)勢的稱為多血質;黏液占優(yōu)勢的稱為黏液質;黃膽汁占優(yōu)勢的稱為膽汁質;黑膽汁占優(yōu)勢的稱為抑郁質。
古代人對氣質分類的根據雖然不太科學,但這種分類方法一直沿用到現在?,F代心理學家認為,氣質是個體心理活動和行為的穩(wěn)定的、典型的動力特征。人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不同,就會表現出不同的氣質特征。氣質特征會使一個人帶上某些獨特的色彩,從而使其內心反應和行為表現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的特點。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經常遇到氣質截然不同的人。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根據長期的觀察和研究,指出氣質是人的高級神經活動的外部表現。他根據神經過程的基本特點,將神經活動分成4種類型,分別對應于4種氣質類型。
一是活潑型。神經活動強、平衡、靈活。這種類型的特點是反應靈敏,外表活潑,能很快地適應迅速變化的外界環(huán)境,相當于多血質。
二是安靜型。神經活動強、平衡、不靈活。這種類型相當于黏液質。他們不太靈活,難以興奮,反應遲緩。
三是不平衡型,相當于膽汁質。這種人在較強的神經負擔下,容易造成神經活動的分裂,容易形成好戰(zhàn)、放蕩不羈的性格。
四是弱型,相當于抑郁質。弱型的兒童常表現出行為忙亂,注意力分散,經不起長時間的太強或太弱的刺激。
了解了4種氣質類型的特點,你或許會急于判斷一下自己以及親朋好友屬于哪一種氣質類型的人。但是,你可能會發(fā)現很難將自己簡單地歸于哪一類。比如,你可能熱情直率,同時自制力也很強,或者安靜穩(wěn)定而又富有靈活性。這是很正常的。上面我們說的只是4種典型的氣質類型及其特點,大多數人可能具有這種或那種類型的特征,或者偏向于某一種類型,或者是具有幾種氣質特點的混合型氣質。所以,不能單純地把一個人歸入某一種氣質類型。在現實生活中,以某一種氣質類型為主和混合型氣質類型的人居多。
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你這個脾氣什么時候才能改?真是江山易改,稟性難移!”人的脾氣難改,實際上指的是人的氣質不容易改變。
一個人的氣質為什么如此難以改變呢?這是因為氣質與遺傳因素特別是和大腦高級神經系統的特性有密切關系,具有先天性。在后天的生活中,氣質就形成了一個人心理活動的穩(wěn)定的典型的動力特征。這種動力特征首先表現在人的心理活動的速度、強度和靈活性方面,如感知的速度、靈敏性及注意力集中時間的長短、思維的快慢等。另外,還表現在心理過程的速度,包括情緒、情感的強弱,意志力的程度,以及一個人心理活動的傾向性等方面。例如,有的人傾向于外部事物,對人熱情,樂于交際;有的人傾向于內部,不擅長與別人交往,比較喜歡獨處。若是同樣對待生病的朋友,外傾的人可能拉著朋友的手,問寒問暖,同情之心溢于言表;內傾的人可能只是用眼神給予朋友以安慰,并默默地為朋友端水倒茶。
正是因為人的神經類型是由遺傳決定的,是相對穩(wěn)定的,人的氣質才具有很大的穩(wěn)定性。這就是“稟性難移”的原因所在。但是,人的神經類型也不是完全不可改變的。人生活在社會環(huán)境中,必然要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在環(huán)境與教育的影響下,一個人的高級神經活動也會不斷得到塑造和改變。因此,稟性難移不是絕對的,人的氣質也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的。
林則徐曾經脾氣很暴躁,常常因一些小事而發(fā)脾氣。后來,他意識到自己的這個毛病,下決心要改掉它。于是,他手書“制怒”二字掛在書房里,時時提醒自己。終于,他靠著頑強的毅力使自己克服了這個毛病。
氣質是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的一種寶貴的先天稟賦,既有遺傳的色彩,又打上了生活的烙印。它使我們每個人在行動中表現出獨特的性格。每一種氣質都是獨特的,因而無所謂優(yōu)劣之分。多血質的人不必沾沾自喜,抑郁質的人也不必怨天尤人。具有多血質氣質不一定能成功,具有抑郁質氣質也不會注定失敗。不論屬于哪種氣質,明智的人都能利用自己的稟賦,使自己的生活豐富多彩,使自己的事業(yè)乘風破浪。沒有完美的人,更沒有完美的氣質。我們要善于發(fā)現自己氣質中的弱點,并努力去克服它,從而使自己的氣質接近完善。若你是抑郁質的人,就要注意增強自信心;若你是黏液質的人,就要練習提高反應的速度;若你是膽汁質的人,就要努力克服急躁、易沖動的特點。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主要的是認識自己,正確而客觀地評價自己,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和完善自己。我們應該意識到:“江山易改,稟性也能移?!?/p>
根據性格規(guī)劃自己
20幾歲的年輕人要知道:每個人的性格都有優(yōu)點和缺點。一味去彌補自己性格缺點的人,只能將自己變得平凡;而發(fā)揮自己性格優(yōu)點的人,卻可以使自己出類拔萃。
一個人的性格特征將決定其交際關系、婚姻選擇、生活狀態(tài)、職業(yè)選擇以及創(chuàng)業(yè)成敗等,從而在根本上決定其一生的命運。如果將一個人比作一棟大廈,那么性格就是這座大廈的鋼筋骨架,而知識和學問等則是充斥于骨架中的混凝土。鋼筋骨架決定著大廈能建成高聳入云的摩天大樓還是低矮的簡易樓房,性格則決定著你的一生是悲劇連連、平平庸庸還是建功立業(yè)、讓人敬仰。
每個人的人生道路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外部環(huán)境不順利時,要學會充分地調節(jié)內在自我的情感,及時調整好情緒。一旦學會利用性格的優(yōu)點,避免性格的缺點,你的人生就有可能立于不敗之地。
既然性格決定著一個人一生的命運,我們就要正視自己的性格缺點,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性格優(yōu)點,這樣才能達到成功的頂峰。不能正視自己性格缺點的人,只能在成功的腳下徘徊。我們可以列舉出自己身上一長串性格的優(yōu)點,也可以列舉出一系列性格的缺點。然而,性格的優(yōu)點和缺點,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它們相互依存、相輔相成,誰也不可能離開誰?!白畲蟮拈L處所在,往往也是最大短處的根源;最大優(yōu)勢的發(fā)揮,常常暴露出最大的劣勢。”每個人只有看清自己的優(yōu)點,明白自己的缺點,善待自己,不斷地完善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知道了性格優(yōu)劣及價值懸殊之后,我們就應將目光投向自己的性格深處。
人類一方面貴為“萬物之靈”,是大自然的最高主宰者;另一方面,人類也是有弱點的。19世紀,墨西哥版畫家阿·波薩特創(chuàng)作過一幅題為《七種不應有的惡習》的版畫,畫面上有7只魔鬼般的動物,張牙舞爪地撲向一個人。這7只動物分別代表懶惰、妒忌、讒言、驕傲、酗酒、發(fā)怒、吝嗇7種惡習。其實,人類的惡習遠不止這些,常見的還有愚昧、粗心、粗魯、懈怠、輕佻、膽怯等。
人的性格總會表現出兩重性——既有優(yōu)點,又有缺憾。人性的組合總會表現出許多矛盾,性格中相反的兩極總是在互相抗爭。積極因素如果戰(zhàn)勝了消極因素,這個人便表現為良好的性格;反之,就會表現為低劣的性格。每個人的性格都是極其豐富和復雜的,一個人對世界的認識很大程度上是從自我認識開始的。及時為自己的性格會診,將有助于你張揚性格中的優(yōu)點,舍棄或彌補性格中的缺憾。審視自己,診治缺憾,才會擁有更圓滿的人性和人生。
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優(yōu)點,同時,不同的性格也包含著不同的弱點。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都應該使性格中積極的一面處于上風,并努力減少性格中的負面因素。只有這樣,才能使生活呈現無限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