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資源是本地的

第六次浪潮:一個資源為王的世界 作者:(澳)詹姆斯·穆迪


如果你身處荒郊野外,附近沒有超市和便利店,你將如何生存下去?艾麗莎·史密斯和麥金諾在他們位于加拿大荒野的夏日小屋度假時,發(fā)現(xiàn)自己一直在思考這件事情。他們沒有恐慌,也沒有駕車到附近的城鎮(zhèn),而是決定去看看自然能給他們提供什么。他們發(fā)現(xiàn)了鱒魚、蘑菇、蘋果、野玫瑰果,這為一次令人難忘的盛會奠定了基礎,日后亦成為“100英里食品”這項全球性運動的靈感來源。

他們度假回來后,史密斯和麥金諾決定堅持一年只吃產地距離他們在溫哥華的家不超過100英里(160公里)的食品。他們自己也承認,開始時這并不容易,特別是像小麥這樣的主食。但是,隨著對本地食品來源了解的增多,他們的菜單也豐富了起來,后來,他們很容易就能夠實施這種想法,即使是去紐約和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旅行時也是如此。他們的旅程鼓舞了世界各地很多人來履行這個承諾,即只吃本地生產的食品?!笆称防锍獭边@個詞甚至進入流行詞匯,反映了某種食品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

“100英里食品”并不是一種時尚,相反它是一個事實,這可能就是未來的方向。聯(lián)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認為,2008~2009年約有1/6的世界人口營養(yǎng)不良。而隨著氣候的改變,這種狀況只能變得更糟。從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的數(shù)據來看,未來50年全球對糧食的需求將超過過去500年對糧食的總需求。不幸的是,這期間將出現(xiàn)氣候模式的重大轉變,由于氣候變化,大部分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產區(qū)可能會出現(xiàn)降雨量的急劇變化。隨著農業(yè)生產過程中需要的磷酸鹽變得越來越難獲得,我們亦會開始遭遇化肥短缺危機。農業(yè)是二氧化碳的重要來源,因此它將受制于日益強大的碳定價等制度影響。

總之,我們要在未來50年生產更多的、比文藝復興時期以來總量還要多的糧食,而我們可用的資源也越來越少了。這意味著,在未來半個世紀,我們需要種植比自達·芬奇時代起至今更多的糧食,捕撈比自哥倫布時代起至今更多的魚,從牛身上擠出比自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時代起至今更多的牛奶。

這個解決方案不只是為了生產更多的糧食,還為找到更有效率的生產方式。這意味著不僅要在糧食生產環(huán)節(jié)消除浪費,還要在食品消耗上減少浪費。一部分被浪費的消耗是由于生產過程本身的低效率,但還有很多卻是在運輸過程中損失掉的。

當你吃飯的時候你真正吃的是什么?食品中很多的營養(yǎng)成分曾經是肥料。根據國際化肥工業(yè)協(xié)會統(tǒng)計,每年要運輸超過2.8億噸銨、2.1億噸尿素和差不多量的硝酸銨、磷酸鹽及鉀肥—估計總計達10億噸化肥。如果像目前估計的那樣,這些肥料用來生產供地球上一半的居民食用的食品,那么每人每天大約需要約1公斤的化肥來生產他們所消耗的食品。化肥也在全球運輸,這個過程中會產生3 700萬噸的二氧化碳。

而這僅僅是原料。一旦化肥轉化成了食品,食品會被運往別處進行分類和處理。包裝材料也從世界各地運來包裝食品,制成成品后,最終運送給消費者,例如你買到的南瓜就是經過分類、清潔和密封包裝過的。但是,即便到此,故事也沒有結束。還有垃圾、被廢棄的包裝和剩下的食品要去處理。這些東西需要運往處理廠,要么堆肥、放入垃圾填埋場,要么在某些情況下被直接沖入大海。

我們不僅在世界各地不斷地運輸食品,幾乎所有我們每日使用的產品都需要海運、卡車裝運,經過長途跋涉來到我們身邊,而這要耗費相當高的成本。

所有這些物資運輸起來都很昂貴。運輸一公斤材料的價格范圍從一美分到數(shù)十美元不等,這取決于運輸方法,所有這一切都需要更多的資源。而這些又產生了諸如二氧化碳等垃圾。在這個世界上,交通運輸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占全球總排放量的14%(在一些發(fā)達國家高達25%),這說明如果我們要減少碳排放量,最好的辦法就是從減少貨物的運輸量開始。

鑒于所有這些原因,應該激勵各個行業(yè)去重新思考傳統(tǒng)的供應鏈,并采取更多本地化的方法,這對于我們在生物圈消耗的物質來說特別重要。制度上的變化,比如活性炭囊式濾器的發(fā)明和碳交易機制的產生表明貨物運輸?shù)恼嬲杀窘K于被認識到了,并被匯入到一個產品的成本之內。這不僅給企業(yè)敲響了警鐘,也讓消費者重視了起來。

其實消費者已經開始要求知道這些總成本了。在過去10年,已經出現(xiàn)了慢食運動和“買本地貨”運動高漲的情況。不僅是環(huán)保團體在組織并提倡這些努力,行業(yè)組織也正在積極保留當?shù)氐木蜆I(yè)機遇。有環(huán)保意識的消費者正在自己掏錢來投票,而傾向于本地食品的趨勢正在為一些供貨商創(chuàng)建營銷優(yōu)勢并節(jié)省資金。但是,糧食生產并不是唯一注重本地食品的行業(yè),整個產品市場都在向這個方向轉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