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jié) 眼睛看到教科書之外(2)

智商只占七分之一 作者:朱雷


在網(wǎng)上有一篇帖子,叫做“美國人的中小學教育觀念”,大家從中可以體味一下 “能力”或者“素質(zhì)”的概念。

“……上個月,我碰巧看到學校附近的一個小學在舉辦的一個展覽,讓我感慨萬千,我才真正知道美國國民科學素質(zhì)教育的利害,才真正知道什么才叫素質(zhì)教育。

這個展覽活動有點類似國內(nèi)小學或中學也有的科學興趣小組活動,但本質(zhì)大大不一樣。展覽的是一個個學生關于某個科學問題或她感興趣的問題的科研報告,就是大家開會經(jīng)常看到的。每個學生的Poster,完全按照正規(guī)科研的poster要求。有一個題目,有一個question,就是先提出你要解決的問題有一個hypothesis,也就是學生對這個問題的自己的假設理論有實驗材料,實驗方法當然有實驗數(shù)據(jù)和實驗結果最后由結論,以及相關的重要reference.雖然他們是小學生,但這些Poster的格式完全是一個嚴格的科學研究poster的要求。

學生們的數(shù)據(jù)和data,也是繽彩份呈,有圖、照片、有表格、有實物,比如有個學生研究不同顏色的光對植物生長的影響,他親自長了好幾個植物,每個植物長在不同的連在一起的盒子里面,然后對不同的植物用不同的光線照射,過了多天,幾株植物表現(xiàn)明顯不一樣。有的學生提出某個課題,然后就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查找資料,證明自己的"hypothesis"。學生的問題也是很有趣和有有價值,完全可以作為正規(guī)的科研題目來研究。

在小學就能培養(yǎng)孩子的正規(guī)的科學研究方法和思維方法以及如何獲取知識的方法,而不是簡單地訓練他們的記得知識的能力??梢哉f,本人在大陸,直到大學畢業(yè),也沒有受到過如此像樣的科學素質(zhì)的訓練。

美國的高中生經(jīng)常參加大學里面科研實驗,是非常普通的事情,也是他們申請入大學的有利條件。這些高中生基本能掌握一些科研的技能,如PCR,western or southern blot?!?/p>

因為眼界的局限,很多人以為“熟練地背誦圓周率、不用計算器就能算賬或者直接用手開根號”就是中國理科教育的成功,這全完是夜郎自大。理科教育真正需要的創(chuàng)新能力、學術興趣、邏輯思辨不是能用簡單的解題訓練就能培養(yǎng)出來的。隨便在校園里挑一個大學生,問他知不知道或者有沒有興趣解一道三階非線性微分方程式,我想得到肯定答復得幾率接近于0。如果有一天中國學生能夠解出來類似于龐加萊猜想、費馬大定理、四色原理一類的世界難題、贏得菲爾茲獎的時候,我們再為自己的理科教育感到驕傲不遲。

應試教育培養(yǎng)的學生常常因為能夠熟練的運用既定規(guī)則解決考試題目而沾沾自喜,學生們?yōu)榉謹?shù)和排名而陷入瘋狂的背誦、解題的游戲之中,追求真理的欲望和發(fā)現(xiàn)真理的能力被嚴重忽視。

大部分中國學生都很“乖”,順從考試大綱和教學計劃的安排。教科書在學生心中有種天然的權威。但五年來我遇到的出國求學的尖子生,大部分不是為了國外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或者豐厚的獎學金,而是想要尋找配得上自己能力的老師,閱讀專業(yè)領域內(nèi)最前沿的文獻,提升自己的眼界。

能看到教科書之外,才能超越那些拘泥于課堂學習的大多數(shù)同齡人,才能超脫于老師們的培養(yǎng)計劃——超過老師才算真正的出師。

從《老人與?!分锌次鞣?/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