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顏世故
有些人,知世故卻不世故。這類人,不論男女,都有一大堆傾慕者。
有些人,世故也知世故。這類人,不論男女,都有一大堆經驗。
有些人,世故卻不知世故。這類人,不論男女,都有一大堆麻煩。
我們生活的世界,半數(shù)以上是這第三類人。
之前大家認為,世故,是因為我們受的傷害多。
現(xiàn)代的世故,并不單單是傷痛經驗的累積。并非是每一個世故的人都久經過沙場。他們其中,甚至大多數(shù)初出茅廬、青澀的面孔上布滿了利益的世故心。
被人情世故摔摔打打過的人,世故一點,并不可怕。有了經歷,也就擁有了駕馭世故心的能力。
從未被人情世故摔打過的人,滿心世故,這才最可怕。沒有過那些經歷,他也就只學會了張狂的勢利!
最最令人心寒的一種世故,是在從小的生活環(huán)境中一點一滴養(yǎng)成的。那種世故,甩也甩不掉。那種世故,成了性格。
我們生活的周圍,總是不乏此類父母。
小人物見了小人物,會摟緊孩子說:“離那叔叔遠點。別跟他學,一輩子沒出息!”
小人物見了大人物,會慫恿孩子說:“快叫伯伯阿姨,長大后讓伯伯阿姨帶你去見大世面好不好?快去快去,跟伯伯阿姨親一親!伯伯阿姨是有大本事的人!”
每每面對孩子那些單純幼稚似懂非懂的眼神,只感到一陣陣悲從中來:人的世故,大概就是這么一天天煉成的,從小便長進了性格里!
孩子的成長,總帶有太多父母的主觀色彩。父母恨不能代替子女的一切,甚至包括成長!
見到這些被父母灌輸尊富鄙貧思維的孩子,有時候會想:二十年后,這些孩子會什么樣?
想來想去,大概只有一個樣子:跟他們的父母相類。
父母們,別以為把孩子推向大人物的懷抱,他便真能走向那個你可望不可即的世界。那個世界里的人,看世故看得比你透!
真的。童顏世故,誰都不愛!
人都想把別人看穿,又都怕被人看穿。
那些看穿了的人會假裝看不穿。
這個游戲的規(guī)則,就這么一直被一代一代的遵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