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羅斯,隱藏自己
2000年4月美國高科技股票泡沫破裂,索羅斯旗下招牌基金量子基金50億美元瞬間蒸發(fā),索羅斯隨后宣布對沖基金的時代結(jié)束。索羅斯一生的投資戰(zhàn)略都是“高風險、高收益”,納斯達克泡沫之后索羅斯開始轉(zhuǎn)而投資那些收益率低但安全性好的投資項目。2008年年末,索羅斯又壓低聲音預(yù)計此次金融危機會持續(xù)3年~5年。索羅斯還宣稱自己投資中的30%為長期投資。從索羅斯最近青睞能源股、汽車股和黃金來看,當年瘋狂進行外匯投機的索羅斯似乎真的遠去了。
索羅斯與巴菲特都認為暫時退出市場也是投資的方式之一,所以我們并不能確定索羅斯的隱退到底是休息還是為期3年~5年的長期投資。索羅斯具有某種超脫的態(tài)度,這與那些急性子的投資者很不同。索羅斯曾經(jīng)說過一段評價自己老朋友摩根斯坦利戰(zhàn)略投資家拜倫·韋恩的話,從中也可以看出索羅斯的特別之處。
“你每天必須出門做事,而且必須做些什么,我只有在要做的事情出現(xiàn)時才會去做事。我只做自己認為該做的事,但是你不同,你每天都要做些什么。對你來說,沒有哪一天是特殊的一天?!?/p>
今天的索羅斯雖然掌管著規(guī)模龐大的對沖基金,但并不再時刻關(guān)注世界經(jīng)濟的運行狀況和外匯市場的動向,也不再每天親自制定投資戰(zhàn)略。僅靠這些無法斷定索羅斯變成了長期投資者,但可以肯定的是,索羅斯并非任何時候都是位短期投資者。
3.慈善事業(yè)與生活態(tài)度
索羅斯和巴菲特對待慈善從不吝嗇自己的財富。兩個人不僅具有投資的才能,在慈善事業(yè)上依舊表現(xiàn)優(yōu)秀。巴菲特已經(jīng)決定將自己的財富捐贈給比爾·蓋茨的基金會,巴菲特的子女和妻子也用從巴菲特那里獲得的財產(chǎn)建立了自己的慈善組織。將財富還給社會,巴菲特走在了許多富豪前面。
索羅斯的個人資產(chǎn)總額小于巴菲特,但是捐款相對個人財富的比例卻要高得多,而且索羅斯很早就開始了自己的慈善事業(yè)。巴菲特和索羅斯生活都很簡樸,屬于受人尊敬的富豪之列。兩人的捐款目的各不相同,巴菲特和蓋茨致力于用善款攻克威脅人類的疾病,索羅斯則從自己的思想體系出發(fā),目標是建立開放社會。
◆巴菲特,基本哲學(xué)是將財富還給社會
“與巴菲特共進午餐”慈善拍賣活動已經(jīng)成了巴菲特的另一個標簽,每年都會吸引許多人的關(guān)注。巴菲特在最近一次接受采訪中談到自己的慈善活動時說“慈善沒有終點”,闡明了自己關(guān)于慈善的看法。巴菲特認為,財富取之于社會,再還給社會是理所當然的,這也是美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之一。為了說服全球富豪們捐出財富,巴菲特最近還與比爾·蓋茨一起進行了一次“慈善中國行”。
巴菲特已經(jīng)決定將自己的財富捐給蓋茨領(lǐng)導(dǎo)的慈善基金會,蓋茨說巴菲特的決定是地球上最偉大的投資,他將巴菲特稱做最偉大的投資家。他還說,巴菲特認為自己有責任將一生賺得的財富用在有用的地方。
談到將財富捐給蓋茨基金會,巴菲特說捐款就像自己的其他投資一樣,是會獲利的聰明投資。這里的“獲利”完全是個褒義詞。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說過一段話贊美巴菲特。
“我曾經(jīng)問巴菲特,將自己的財富捐給蓋茨的基金會,有別的理由嗎?他回答說自己是個投資家,投資者之所以愿意拿出錢來讓自己投資是因為他比其他人更善于賺錢。而他把財富捐給蓋茨,也是因為蓋茨比自己更擅長使用錢。這就是巴菲特的想法,所以他把財富都捐了出去?!?/p>
做自己擅長的事,巴菲特的投資原則在捐贈財富時依然適用。按照巴菲特的捐贈計劃,每年7月將自己剩余財富的5%移交給蓋茨的慈善基金會,2006年移交的金額約為1.5億美元。隨著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價的上升,那筆錢的數(shù)額還將隨之增加。蓋茨建立基金會后將主要精力放在了改善人類健康的問題上,一開始只有少數(shù)人在管理,蓋茨已經(jīng)計劃擴大規(guī)模。
宣布將財富捐給蓋茨基金會的第二個月巴菲特舉行了記者見面會,他在記者會上說自己曾經(jīng)反問自己:世界上有60億人生活得比我們貧窮,他們?nèi)淌芨F困的痛苦時,自己反倒在追求財富?巴菲特說將財富捐贈出去是很久以來一直就有的想法,現(xiàn)在只是付諸實施而已。不用說,巴菲特的子女對巴菲特的善行也很贊同。
◆索羅斯,為了信念毫不吝嗇
索羅斯1979年就成立了開放社會基金會,1981年又成立了索羅斯慈善基金會。開放社會基金會是以慈善信托的形式成立的,索羅斯希望通過基金會努力幫助那些跨出國界的人能夠盡快融入新社會。對于慈善事業(yè),或者說捐贈,索羅斯其實一直很冷靜。索羅斯本人幼年時期在納粹占領(lǐng)下曾與猶太人委員會打過交道,后來到英國求學(xué)時也領(lǐng)教過猶太人委員會的官僚主義,索羅斯對慈善組織存在某種幻滅感。
依靠在金融市場取得的成功經(jīng)驗,索羅斯也在努力建立自己慈善事業(yè)的哲學(xué)思維體系。最初索羅斯不斷提出疑問,將善款用在其他地方是否會取得更好的效果?通過不斷地自我否定和對善款使用方式的反復(fù)質(zhì)疑,就像金融市場上反射性理論演變的過程一樣,索羅斯說自己沒有耐性,他努力避免使慈善行為變成接受捐贈者永遠的依賴。索羅斯總是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取得最大的效益,索羅斯說自己喜歡那樣的慈善項目。
索羅斯對建造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紀念碑之類的事毫無興趣。對他來說,慈善就像在金融市場上投資一樣,是一項事業(yè)。索羅斯好像患有“逃避宣傳癥”,最初并沒有將自己的慈善活動公開。索羅斯總是避免與親人提起錢和自己的投資事業(yè),但是和因為慈善走到一起的人交談時,索羅斯會與他們相互交流關(guān)于錢的看法。
重視慈善行為的效果,并不斷對效果作出反饋,這就是索羅斯對慈善事業(yè)的態(tài)度。他與巴菲特很不相同,巴菲特從不過問慈善資金的使用,對基金會的運作也完全放手不管。所以有人批評索羅斯從事慈善活動只是想讓自己更出名,是帶著特定目的的慈善行為。